大同新闻网-大同新闻网
 大同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 大同新闻网 >> 县区动态
“社区合伙人”让基层治理焕发生机
时间:2025年11月14日 | 来源:

  在平城区马军营街道,居民们不再为找家政服务犯难了。今年以来,随着社区与家政公司签约“社区合伙人”,陪护、接送、保洁、维修等需求可就近快速解决。这种“邻距离”服务圈,让居民感到既贴心又省心。马军营街道的创新实践只是平城区“社区合伙人”模式的一个缩影。针对基层治理中普遍存在的资源分散、力量薄弱等痛点,平城区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党政引领、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精准谋划:从调研到制度的系统设计

  这一切始于一场为期3个月的精准调研。平城区委社会工作部组建专项调研小组,深入各街道开展基层治理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资料梳理和深度座谈,系统摸清各街道差异化治理需求,为“社区合伙人”模式的科学设计提供了实证依据。

  在调研基础上,平城区系统搭建了“1+3+N”主体架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联动驻区企业、社会组织、居民能人三类核心合伙人,辐射N方力量。规划了“试点先行-总结经验-制度固化-全域推广-长效运营”的推进节奏,为首批6个街道定制实践路径,明确试点期内重点打造“养老、托育、便民服务、空间运营”四类合伙人项目。

  为确保模式顺利运行,平城区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及管理办法,创新设计购买服务、空间共营、“时间银行”积分等机制,为各方参与提供制度保障。

  多元场景:治理创新遍地开花

  目前,平城区“社区合伙人”模式已在12个街道31个社区深度铺开,多元力量参与让居民切实感受到治理创新带来的实惠。

  走进武定街道西马路社区活动教室,书法课上居民认真临摹,瑜伽课上大家专注练习。“退休后以前总在家看电视,现在每周来社区学古典舞,身体舒畅、心情也好!”62岁的王姨笑着说。公益瑜伽课老师的话,道出了“合伙人”的心声:“社区给我们提供场地,居民热情度高,我们越干越有动力!”

  便民利企场景实现共赢。水泊寺街道依托“智享平城”小程序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体系,1.7万居民注册,39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606家商家入驻,提供647项积分服务;线下“幸福集市”让商家进小区服务,“群众夜校”惠及众多居民,“积分停车”机制更激发了居民参与热情。“学习半个月就能独立开播,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居民小李参加了开源街道“就业合伙人”开展的直播带货培训,收获满满。该街道已开设育婴师、直播带货培训班18期,帮助120余名居民就近就业。

  民生保障场景关怀直达。新华街道以“社区合伙人”推进多元共治,改造党群服务中心等空间6000平方米,设20余个特色场景覆盖全龄需求;联动“医疗合伙人”开展“银发健康守护计划”,幸福餐厅饭菜飘香,居民张大爷感慨:“以前看病跑远路,现在家门口啥都有,太省心了!”

  治理新篇:共建共治共享见实效

  平城区通过精准施策与健全保障,让“社区合伙人”愿参与、能持久、干得好。针对驻区企业,提供社区场景宣传、政策优先对接等资源支持;为社会组织开放免费场地、提供项目孵化指导;给居民能人搭建技能展示平台与荣誉激励体系,形成“资源互换、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同时,建立“区委社会工作部统筹协调、街道主体推进、社区具体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引导民政、文旅、卫健等区直部门主动下沉资源、对接需求,与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形成协同推进的强大合力。

  多元主体的深度参与,让共建成果转化为全民共享的治理红利。水泊寺街道的“积分兑换”机制成效显著,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分可直接兑换停车时长与各类便民服务,不仅让居民在日常参与中获得实在回报,更推动居民诉求办结率达100%、满意率升至95%,平均处置时间压缩至6小时,社区响应效率与居民参与热情双向提升;马军营街道通过“社区合伙人”搭建便民服务体系,解决了家政服务“盲目选择、无保障”的难题,低价优质服务触手可及,特殊群体还能享受公益兜底,“邻距离”服务圈获居民点赞。

  如今在平城区,企业主动让利、社会组织深耕场景、居民主动参与,实现了“政府减负、企业获利、居民受益”的三方共赢。“社区合伙人”模式正以多元共建凝聚治理合力,以成果共享提升居民幸福感,让基层治理焕发蓬勃生机。

责编:安蓉
大同新闻网-大同新闻网
栏目推荐
用色彩点亮彩色的大同



来源:大同日报新媒体
绝美!大同火山群现云海日出盛景



来源:大同日报新媒体
大同新闻网-大同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