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新闻网-大同新闻网
 大同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 大同新闻网 >> 文旅
云冈村:一座千年古村的变迁简史
时间:2025年11月07日 | 来源:大同日报

员小中


  在山西大同城西约15公里处,北依武州山,南临十里河,有一个因石窟而兴、依关塞而成的村落——云冈村。它的故事,可追溯到800多年前。

  从改道筑堡到军镇要地

  金代天会九年(1131),为防止河水侵蚀石窟,“元帅府”派人改拨河道,形成了云冈村所在的陆地。几十年后,金代在此修筑“石佛寺堡”,成为兼具关隘和驿站功能的重要据点。明代嘉靖年间,石佛寺堡经历大规模重修,并更名为“云冈堡”。万历时期,堡垒迁建至山岗上,形成上下两堡,“云冈”作为地名从此固定下来。

  从军事要塞到民生村落

  清代雍正年间,随着边事平息,云冈堡从军事要塞转为民堡,归属左云县。堡内逐渐出现戏台、碧霞宫、昊天庙等建筑,民居和商铺日益增多,形成了以农业和商贸为主的聚落。乾隆年间的碑文记载了当时居民参与修庙补路的事迹,但此时仍称“云冈堡”,尚未出现“云冈村”之名。

  从寂寥边村到世界遗产

  清末民初,云冈一度鲜为人知,直到日本、法国学者前来考察,才重新引起关注。上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在此设立石窟保管机构,修建云冈新村,将民居与佛窟分离。2001年,云冈石窟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配合申遗和环境整治,2009年启动大规模拆迁,原云冈村变为景区绿地,村民迁入新建的云佛新村。

  从“靠山吃山”到文旅融合

  云冈村历史上就是区域中心,设有粮站、学校、邮局等多种机构。拆迁后,许多村民仍在景区从事旅游服务,在食货街经营店铺,或从事照像相关行业,延续着“靠山吃山”的传统,只是方式已从农耕转变为文旅融合。2018年大同市区划调整,设立云冈区,为这个千年古村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如今,站在云冈石窟前,绿树成荫的广场很难让人想像这里曾是炊烟袅袅的村庄。但云冈村的故事,却已深深嵌入这片土地的记忆中,成为武州山下千年变迁的生动见证。

责编:赵喜洋
大同新闻网-大同新闻网
栏目推荐
用色彩点亮彩色的大同



来源:大同日报新媒体
绝美!大同火山群现云海日出盛景



来源:大同日报新媒体
大同新闻网-大同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