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我市路面上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与之相配套的充电站(桩)也在逐日增加。记者近日走访了解到,为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充电服务水平,部分新能源充电站配套设置了遮雨棚、共享空间,车主在充电之余可在共享空间歇歇脚、喝口水。
25日,记者在魏都大道西城墙南段一处新能源充电站看到,白色的遮雨棚外观时尚新颖,19台高约1米的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整齐划一,绿色的操作牌简约明了。充电站旁边的一处精致小屋是平城充电共享空间,这个小小的空间集纳了多项便民服务项目,配备直饮水机、应急药箱,提供免费充电、无线网络的智能服务角,设置书架、报刊文化休闲空间,为新能源车主构建起“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饮水、累可歇脚”的温馨休憩场所。
“公共充电桩建在古城周边,在给汽车充电时,还能在城墙带状公园逛一逛,太惬意了!”市民刘先生高兴地说,他就住在古城附近,如今在家门口就能给爱车充电,简直是太方便了。
据该充电站工作人员介绍,古城周边类似这样配套齐全的充电站有5处,全部是24小时开放。为方便车主夜间充电,每个智能充电桩旁都设有太阳能路灯,小小的充电站处处体现着环保、节能理念。“在做好硬件设施的同时,我们的服务也要跟上,每个充电站都配套设置了遮雨棚、共享空间,充电之余,车主可以坐在休息室歇歇脚、喝口水。快充只需要一小时左右,就可以让您的爱车满电出发。”这位工作人员说,希望通过专业的服务,让每一位新能源车主告别充电焦虑。
驾驶新能源汽车来同出差的天津游客曹先生说,他住的酒店就在这个充电站对面,刚来时比较担心充电问题,办理入住后发现门口就有充电站,不仅环境好,而且收费合理,非常方便。
编辑 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