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银行存款利率进入下行通道,寻求收益稳健又能适度追求更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成为许多人的选择。在此背景下,兼具“稳健打底、弹性增强”特点的“固收+”产品,热度持续攀升,成为理财市场的“香饽饽”。
“每月工资到账后,我会自动定投2000元到‘固收+’基金里,计划至少持有一年,目标是收益比存款高、波动比股票小。”市民刘女士表示,她之前尝试过股票基金,但因市场波动大影响投资心态,而纯债基金收益又有限,“固收+”恰好平衡了她的需求。
和刘女士有类似想法的投资者不在少数。从事教育行业的王先生也表示,去年开始配置“固收+”产品,作为家庭资产配置的“压舱石”。“股市表现好的时候可以分享部分收益,市场不好时也有债券部分作为缓冲,整体体验比较踏实。”
“‘固收+’产品可以拆成两部分理解。” 某国有银行理财经理介绍,“‘固收’部分通常配置国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低风险资产,占比不低于70%,目标是获取稳健收益;‘+’的部分则灵活投向股票、可转债等有机会增强收益的资产,以提升整体收益弹性。
某国有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客户不再满足于单一资产或单一策略的产品。能够灵活调整股债比例、具备严格风控体系并覆盖可转债、打新等多元策略的‘固收+’产品更受欢迎。”
不过,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尽管“固收+”产品在分散风险、拓宽收益来源方面具备优势,但其多资产、多策略的特点也意味着风险等级相对较高,收益表现与市场行情紧密相关,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投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