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新闻网-大同新闻网
 大同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 大同新闻网 >> 经济 >> 金融
银行“沉睡账户”再迎集中清理 银行提醒:绝不会索要密码、验证码
时间:2025年10月30日 | 来源:大同晚报

       “前几天整理抽屉,竟然翻出了七八张多年不用的银行卡,有些连密码都忘了。”市民李女士的经历,或许是许多人的缩影。这些被遗忘在角落的“沉睡账户”,正成为多家银行新一轮集中清理的对象。与以往不同,此次清理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包括传统借记卡,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账户也首次被明确纳入清理范畴。

清理标准更细化,电子账户首次纳入

       近日,兴业银行、晋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公告,将对长期不动户等进行集中清理。记者梳理发现,虽然各家银行对“长期不动户”的具体认定标准略有差异,但普遍围绕“长期无交易记录”与“账户余额偏低”两个维度。

       例如,兴业银行近期调整了长期不动户的认定标准,将个人结算账户的余额门槛从100元降至10元,同时将无交易时长从180天放宽至365天。这意味着,一个余额低于10元且一年内没有任何交易的账户,就可能被划为“沉睡户”。而晋商银行则针对连续6个月及以上无主动交易、且无任何未偿款项的长期睡眠信用卡,分阶段实施限制或销户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多数银行均表示,已绑定贷款、理财、社保、公积金等功能的账户通常不在本次清理之列。

为何清理?风险防控与资源优化是主因

       “名下银行账户您仔细梳理过吗?”采访中,不少消费者坦言,银行账户闲置情况普遍。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6.93张。大量“沉睡账户”不仅占用银行系统资源,影响运营效率,更潜藏风险。

       “这些账户可能被不法分子盗用、冒用,进行电信诈骗、洗钱等非法活动,对客户资金安全和金融秩序构成潜在威胁。”一位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清理,也是帮消费者进行一次账户盘点,避免因账户过多管理不善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市民如何应对?自查、激活与注销是关键

       面对银行的清理行动,市民应如何应对?银行方面明确表示,即使账户被纳入清理范围,持卡人资金所有权也不会改变。持卡人只需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银行卡,前往任一网点办理激活即可恢复账户正常使用。此外,多家银行提醒,银行在清理长期不动户过程中不会要求客户通过短信、电话等任何方式提供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不会发送与账户销户、销户清理等相关的手机链接,也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客户给指定账户进行资金操作。市民需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为更好地管理个人账户,银行人士建议市民主动通过云闪付APP的“一键查卡”功能,全面了解自己名下的银行卡情况。对于确认不再使用的“沉睡账户”,应及时前往银行网点办理销户,以减少风险隐患,并理清个人金融资产。

责编:李冬梅
大同新闻网-大同新闻网
栏目推荐
用色彩点亮彩色的大同



来源:大同日报新媒体
绝美!大同火山群现云海日出盛景



来源:大同日报新媒体
大同新闻网-大同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