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11”购物节拉开帷幕,各大电商促销如火如荼,消费者购物热情高涨。然而,各类诈骗陷阱也悄然滋生。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需警惕几类高发骗局,守护个人财产安全。
套路一:“预售”链接藏陷阱,私下转账有去无回
“限量特惠!提前锁定!” 此类充满诱惑的预售短信常常“巧妙”的附带链接。市民张先生就曾因点击此类链接,进入了一个酷似知名电商平台的页面,在支付“定金”后页面突然关闭,钱款无法追回。业内人士指出,不法分子常以 “优先发货”“避开平台抽成”等说辞诱导消费者脱离平台监管进行私下转账。专家提醒,所有正规优惠活动均是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消费者应全程使用购物平台担保交易,拒绝任何私人转账要求。
套路二:“客服退款”假精准,验证码是最后防线
“您购买的商品检测出质量问题,现可办理退款。” 有消费者接到自称“平台客服”的电话,对方准确报出订单信息,引导其扫描“退款二维码”,结果账户内资金被盗。此类骗局中,不法分子往往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订单信息,实施精准诈骗。业内人士强调,正规退款通常会原路返回,无需提前支付任何费用,消费者切勿向他人透露验证码、密码等关键信息。
套路三:“中奖免单”莫轻信,索要费用皆为诈骗
“恭喜您获得‘双11’免单资格”“您的订单抽中万元大奖”……促销期间,此类中奖信息层出不穷。不法分子通过短信或链接通知消费者“中奖”,诱导填写个人信息及银行卡号,随后以“公证费”“手续费”等名义索要转账。业内人士建议,收到此类中奖信息应第一时间通过电商官方渠道核实,不轻信不明链接。
防范建议:理性消费,筑牢安全防线
业内人士提醒,“双11”期间,消费者应理性消费,筑牢安全防线。面对各类促销信息,消费者应先通过品牌官网或正规平台核实真实性;网购时选择担保交易,警惕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商品;同时可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拦截诈骗信息。增强安全意识,方能享受安心购物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