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与情感需求增长,宠物经济正从“基础养活”到“精致养宠”跃迁,成为消费升级浪潮中不可忽视的新势力。近日,毕马威中国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宠物相关业务市场规模达5928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8000亿元,产业增长动能强劲。
从“养活”到“养好”
“以前买猫砂只看价格,现在还要看除臭性和粉尘量。”温莎公馆的于女士每月为三只猫支出超千元。前段时间,厂家线上促销,她不仅抢购了进口冷鲜猫粮,还添置了自动喂食器和恒温猫窝。像于女士这样追求品质的宠物主,在年轻群体中尤为普遍。
博雅府的小雨则为爱犬定制各种营养餐,定期美容护理,安排“社交活动”。“遛狗的时候偶遇小区的其他‘小伙伴’,还要让它们在一起‘社交’,主人们就在一起交流养狗经验,分享养狗心得。”正是无数“小雨”消费行为的升级,推动着宠物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宠物消费链条快速延伸
日前,记者在一家宠物店看到,前来洗护美容的宠物络绎不绝。店里不仅摆放了各种宠物用品,还有各种款式的宠物服装。正在等待自家狗洗澡的宠物主丽丽说:“我家狗每年洗护美容的费用比我都高,每次洗澡,看到漂亮的衣服还忍不住给它买两身。”该店老板说,其店铺除洗护美容外,还提供驱虫、疫苗、绝育等专业套餐服务。“其实购买爱宠是养宠消费最少的一笔钱,后期饮食、疫苗、驱虫、洗澡都是一笔长期开销,如果遇到爱宠生病开销会更大。”
在古城内,有一家带有宠物标识的咖啡厅,深受年轻市民的青睐,“在这里边喝咖啡边与猫咪互动,成为我和朋友休闲时的新选择。”市民敏敏说。这也折射出宠物服务向多元化、体验式延伸的趋势。目前,宠物经济已经形成覆盖繁育、医疗、食品、服务等全产业链的生态体系。
高端化、拟人化成消费主流
在超市宠物专区,高端天然粮、无谷粮已占据显著份额。一些宠物主表示,选购食品时会像研究人类食谱一样关注蛋白质含量、原料来源,甚至还会研究口感,怕宠物不爱吃。某连锁超市销售人员指着货架介绍:“过去散装粮卖得好,现在高端粮的销售占比超过60%。冷鲜肉制作的冻干粮更是供不应求。”
宠物医疗、服务等领域的细分程度同样令人惊叹。宠物医院不再局限于疫苗接种、疾病治疗,而是推出了年度体检套餐、牙科护理等服务。与此同时,宠物美容、寄养、训练等服务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宠物保险、智能玩具等“拟人化”产品层出不穷,价格梯度从几十元跨越至上万元。除此之外,出行领域创新同样显著,今年初,多家航空公司开放了“宠物进客舱”服务。以海南航空为例,海南航空上线“宠物占座”服务产品,允许宠物拥有专属座位,解决了携带宠物出行的痛点,拓宽了消费场景。
市场迎来“它”机遇
业内人士指出,宠物经济的持续升温不仅是消费升级的体现,更折射出当代人对情感陪伴的迫切需求。“对空巢老人来说,宠物是家人;对独居青年而言,宠物是情感寄托。”这种强烈的情感纽带持续催生新业态。
随着养宠人群持续扩大,在消费能力提升及行业规范不断完善的双重驱动下,宠物经济正以迅猛之势发展。业内专家预测,随着精细化养宠需求深化和消费场景持续拓展,宠物经济未来增长空间依然可观,有望成为拉动内需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