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新闻网-大同新闻网
 大同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 大同新闻网 >> 观点
体育课时变化 教学理念提升
时间:2025年11月19日 | 来源:

  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实行每天一节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各学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地域特点和学校特色,精心安排体育课和课间活动项目,持续打造特色体育学校。保证学生每天两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促进青少年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协调发展。(见11月12日《大同日报》)

  进入新学期,我市各中小学的操场上一派热火朝天的运动景象。跳绳、长跑、乒乓球、足球,每项运动都洋溢着学生们的活力,展现出了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校园操场上的变化,来自我市教育部门和各中小学对孩子们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视,以及坚持问题导向、量力而行,以及先行先试、逐步推广的决心。

  增强青少年体质,就要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而学校开设体育课,是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有效途径。家长、老师以及学校曾经一味追求学生的升学率,将关注的重点过分倾向于孩子的成绩,以致孩子得不到全面发展,甚至导致青少年近视、肥胖比例攀升的问题。如今,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家长的心愿和社会的共识。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的普遍实行,让我们看到了我市中小学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理念的提升。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推动着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不断适应时代要求。学校对体育教育和体育运动的重视,表明关注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氛围已经在我市形成。

  每天一节体育课,这一教学改革的背后,是将运动理念传递给青少年,引导和帮助学生们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敦促和教育他们养成适合自己又终身受益的锻炼习惯,进而成长为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从容生活者。

责编:安蓉
大同新闻网-大同新闻网
栏目推荐
用色彩点亮彩色的大同



来源:大同日报新媒体
绝美!大同火山群现云海日出盛景



来源:大同日报新媒体
大同新闻网-大同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