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以一场别开生面的产业盛会,正式拉开微短剧产业生态建设的序幕,并同步启动“1+1繁星计划”。这不仅标志着大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新兴文化产业赛道上迈出关键步伐,更是古都文化破圈传播、文旅深度融合的战略实践。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短剧作为新兴的内容形态迅速崛起,已成为网络视听领域的重要增长点。我市敏锐捕捉到这一机遇,不仅在全省率先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更通过构建完整产业生态链,着力打造城市发展新引擎。
本次启动的大同微短剧影视产业园,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园区正加快建设集拍摄、制作、孵化、变现于一体的微短剧创作者园区。尤为关键的是,山西省网络微短剧内容审核中心的落户与山西文化版权链的搭建,形成了“内容合规+版权保护”的双重保障,为产业健康发展筑牢根基。同时启动的“1+1繁星计划”推出的《下一站,短剧王》全民综艺与《佛光下的暖阳》精品短剧双线并行,既通过群众参与激活本土创作活力,又以专业制作深挖云冈石窟、大同古城等文旅IP价值,将有力促进大同历史文化从静态遗产变为动态故事。“繁星计划”同步启动的百部微短剧演员招募计划,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的举措,更体现了对创作核心的重视。
从创作到创新每一环真金白银的支持,政策体系的全维度支撑和产业生态的系统性构建,彰显了我市抢占微短剧这一文化消费新风口的雄心与底气,其意义不仅在于将大同打造成为政策集聚、资本活跃、生态繁荣的微短剧产业“硅谷”,在AI、XR技术的加持下,更将通过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影像语言向全国乃至全球讲述大同故事,重塑城市形象。
从煤炭重镇到文旅名城,大同的转型始终与文化相伴。如今微短剧产业的布局,正是这种转型的深化与升级——它让文旅资源转化为经济增量,让城市形象通过数字传播深入人心。当千年文脉遇上新兴业态,当政策扶持对接市场活力,大同必将在微短剧的赛道上跑出转型加速度,让更多人透过小屏幕读懂这座古城的厚重与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