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新闻网-大同新闻网
 大同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 大同新闻网 >> 观点
延续古城肌理 再现繁华新韵
时间:2025年07月28日 | 来源:大同日报

  大同黄花迎来采摘丰收季,第二届“京津冀晋蒙新”名优农产品暨大同黄花供销大集在大同古城柴市角开集。不断举办的特色市集吸引人流汇聚,再现柴市角当年的繁华。这条古老的街区在保留古街巷肌理的同时,融入了更多潮流化、年轻态的内容。这恰是古城肌理延续的生动注脚。

  经历上千年的风雨,大同古城的中轴线始终牢牢定格,规整严谨的古城方正格局以及星罗棋布点缀的古刹名寺一直在坚定地守望,作为古城标志性的风格特色,“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的里坊格局一如既往地清晰。时光的流逝必然会带来历史的沧桑,但在近年来的保护修复中,古老的城垣正见证着今日古城的新生,一条条古街巷在青砖黛瓦的次第延伸中新韵毕现,一座座历史建筑的修缮与风格一脉相承的文化场地的相继矗立,串联起古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让历史的质感和时代的新潮在这里交汇融合。

  古城的生命力就在于肌理的有机延伸。当古城东南邑的明清院落与五星级智能卫生间、公共艺术营地并存;当古城墙将防御工事变身文化长廊;当忘忧农场承接亲子露营需求、天镇李二口长城引流边塞风情游、浑源神溪村深耕民宿与非遗主题,大同古城就跳出围墙的边界,形成“古城品文化、乡野享烟火”的生态闭环,这一点,从过去“一日游”到现在“三日游”的跨越便是很好的印证。

  华灯初上,大同古城墙的光影秀与东南邑的非遗夜市同步点亮,游客赞叹“白天的砖瓦是历史,夜晚的灯光是灵魂”。大同古城的探索实践告诉我们,真正的肌理延续,从不是对历史的封存,而是让千年文脉在当代生活中持续搏动。当游客轻抚皮雕上的城墙纹路,或在四合院民宿客栈枕着魏都月色入眠,这座古城的生命力,便在这肌理相连、古今交融的烟火人间完成了生生不息的传承。

责编:安蓉
大同新闻网-大同新闻网
大同新闻网-大同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