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感谢守佳医院的医生们,不仅治好了我的肠癌,还把我多年的肺病和糖尿病都调理得稳定了!”前不久,在大同守佳消化病医院外科病房,经过20天的精心治疗,患有直肠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2型糖尿病的65岁王先生,成功接受了直肠癌根治术,各项指标恢复良好,即将康复出院。这场多学科的 “抗癌攻坚战”,不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更彰显了该院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在复杂疾病救治中的突出优势。
便血三月暗藏危机 基础病多诊治棘手
今年年初,王先生发现自己出现不明原因的便血症状,自行购买药物涂抹后症状始终没有缓解,反而出现了腹痛、腹泻与体重骤降等症状。随后,在家人的催促下,他前往附近医院就诊,肠镜检查提示直肠占位性病变,病理活检结果显示为腺癌。这一诊断让全家人陷入恐慌,更棘手的是,王先生患有10余年的2型糖尿病,长期依赖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还伴有6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评级为中度受损,稍作活动便会气喘吁吁。
“患者的直肠癌已发展至中期,需要尽快手术治疗,但他的肺功能和血糖控制情况都不乐观,手术麻醉风险极高,术后感染、伤口不愈合的概率也远高于普通患者。” 医生坦言,并建议其寻求更为专业的医院进一步诊治。后经多方打听,王先生家人带着他的病历资料来到大同守佳消化病医院求诊。
多科会诊量身定制 术前调理筑牢基础
大同守佳消化病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接诊后,立即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由外科庞尔国院长牵头,联合肿瘤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麻醉科、检验科和影像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组成会诊团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
会诊中,专家们围绕患者的肿瘤位置、大小、浸润深度,以及肺功能、血糖控制水平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呼吸内科主任乔铭指出,患者目前肺功能储备不足,术前需改善肺功能,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内分泌科主任王桂英则建议,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加强血糖监测,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麻醉科主任封飚详细分析了麻醉风险,制定了个性化的麻醉方案,以减少麻醉药物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
经过反复论证,会诊团队最终确定了 “术前调理+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多学科康复” 的治疗方案。接下来,医院为患者开启术前调理阶段:呼吸内科团队每日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有效咳嗽训练,并给予平喘、化痰药物治疗;内分泌科团队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动态调整胰岛素用量,同时为患者制定低糖、高蛋白的饮食计划;外科护士则指导患者进行肠道准备,确保手术区域清洁。
精准手术攻克难关 术后护航加速康复
在完成各项术前准备,患者肺功能、血糖指标均达到手术要求后,由庞尔国院长带领的外科团队在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为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
手术过程中,庞尔国院长凭借丰富的经验,在高清腹腔镜视野下精准分离肿瘤周围组织,仔细清扫淋巴结,避免损伤周围血管和神经。麻醉科团队全程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和用药剂量。呼吸内科医生也在手术现场待命,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呼吸功能异常。经过两个半小时的紧张操作,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仅50毫升。
术后,患者被转入监护病房观察。医护团队针对可能出现的感染、肺部并发症、血糖波动等问题制定了严密的监护方案。在多学科团队的协同照料下,患者术后第2天即可下床活动,第3天恢复肠道功能并开始进食流质饮食,术后1周伤口愈合良好,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MDT模式显成效 守护百姓消化道健康
“患者的成功救治,是我院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大同守佳消化病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消化道疾病往往涉及多个系统,尤其是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单一科室诊疗难以全面解决问题。医院多年前起便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机制,针对胃癌、结直肠癌等复杂疾病,整合消化内科、微创外科、肿瘤科、影像科等优势资源,为患者提供 “一站式” 诊疗服务,有效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院已通过MDT 模式成功救治复杂消化道疾病患者数百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诊疗模式大幅下降,平均住院时间缩短3天,为有效控制并治疗消化道疑难重症探索出行之有效的临床方法,受到广大患者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