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新闻网-大同新闻网
 大同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 大同新闻网 >> 美食
红宝石糕馆 隐藏在岁月里的乡愁密码
时间:2025年08月20日 | 来源:大同晚报

无数的小泡让酥脆更具像化
 

红宝石糕馆是大同人的“必选美食谱系”之一
 

香糯豆馅
 

咸鲜菜馅
 

清甜髓油馅
 

  红宝石糕馆,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在大同人的“必选美食谱系”之中,在近40年的岁月里,成为解锁一代又一代大同人的乡愁密码。糕对大同人来说已不是一种食品,而是注入了情感的饮食文化标签,悠远深长,与大同深厚的古都文化一脉相承。

  红宝石糕馆最早位于操场城街,后因城市建设搬迁至现在的齿欣花园旁。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记者来到红宝石糕馆。小店装饰简单朴素,干净整洁。明档厨房里两位师傅早已开始忙碌。负责“糕”的厨师大姐干净爽利,干活麻利。大姐介绍说,红宝石糕馆素糕、油糕都有。油糕有豆馅、菜馅和髓油馅。说话间,大姐已将髓油馅配料备好盛放在碟子里,记者数了一下,加上牛骨髓有11种,葡萄干、碎核桃仁、瓜子仁、白芝麻、白糖、红糖,再加上老大同传统的红丝、青丝等。加入牛骨髓拌好的馅料十分滋润,整个厨房里都飘着香甜味。接着大姐又开始拌菜馅,蒸熟的土豆切成小丁,配以地皮菜、胡萝卜、韭菜,色泽自不用说,十分好看。豆馅早已备好,“豆馅至少要‘曲’两三个小时,得提前制作好才能满足一天的需求”,大姐一边准备蒸糕一边对记者说。

  “擦糕粉得用凉水,糕粉的湿度直接影响糕的口感”,说话间大姐已经开干。记者问大姐湿度如何掌握?她说,湿度只掌握在蒸糕人的心里,没有标准答案。大姐颇具哲理的回答也许正是大同黄糕的魅力所在。10多分钟过后,糕蒸熟了。只见大姐用手提住笼布四个角,手腕一翻,糕在下,布在上,砸进蒸糕盆里,在凉水里沾一下手,双手握拳,迅速在盆里揪、擩、扯、滚、搋、翻,几个动作一气呵成,几个来回,偌大一块不成形的糕就变成了金黄、软筯、光滑、润泽的椭圆体,再在上面抹一层麻油,高温会让油冒起一层细密的油泡泡,这时的糕已达到“颜值”巅峰——色泽黄灿,温润如玉。蒸好的糕,搓成长条,下剂子,用手捏成小窝,放入馅料,菜馅包成饺子状,豆馅包为圆形,髓油馅包成三棱形。

  红宝石糕馆的油糕几十年来一直都是现炸现卖,造就了大姐飞快的包糕速度。油温升至七八成热,将形状各异的糕放入锅中。在油温的作用下,糕的表面很快升起半透明的大泡。来回推动几次,便可出锅。令人称奇的是,每一个糕上面毫不例外地都会有一个半透明、玻璃状的大泡,周围则是无数的小泡,放入盘子里时“酥脆”便具像化了。刚出锅的油糕,咬一口都会发出脆生生的声音。髓油馅清甜、豆馅香糯,菜馅咸鲜,美味至极。

  红宝石糕馆的素糕同样令人欲罢不能,与素糕搭配的菜品丰富多样,炖土鸡肉、炖羊肉、炖骨头、炖牛肉、鸡杂,还有大同人吃素糕的绝配——大烩菜。

  上午11时许,已有三三两两的客人到店,“来六个油糕、一碗大烩菜”“大份炖鸡肉素糕”……客人们在糕馆里独有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演奏出烟火气里最美的乐章。

责编:焦燃
大同新闻网-大同新闻网
大同新闻网-大同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