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新闻网

奋斗是最好的答卷

  编者按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首站来到大同,深入农业产业基地、移民新村、文物保护单位等,就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行调研。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情真意切、语重心长,给山西人民以极大鼓舞和激励,为山西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两年来,全市上下牢记领袖殷殷嘱托,心怀感恩、实干奋进,奋力推动全市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总结两年来大同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感恩奋进所取得的成绩,本报今起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专题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 本报记者 潘红 韩云峰 郑苗苗


  5月的大同,到处是发展正酣的热土,到处是蓬勃向上的生机。


  云州区有机黄花种植基地里,一双粗粝的手小心地分开修长青翠的叶片,乡音里有着掩饰不住的笑意:“看咱的黄花苗长得多壮!”


  “来喽——”热气腾腾的莜面饺子端上了桌,坊城新村关爱服务中心里,老人们的欢声笑语溢出窗外。


  “我身处的位置是云冈石窟第3窟,这里的主佛像是阿弥陀佛造像……”云冈研究院的抖音账号上,又一条新的短视频上线了,收获网友大量的评论、点赞和转发。


  苍苍采凉山,蕴藉奋斗力量。


  汤汤御河水,流淌满满深情。


  2020年5月11日,那是大同人民倍感温暖、备受鼓舞、倍增信心的日子——带着对人民的关怀厚爱、对发展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西视察,首站就来到大同。


  那些激动人心的场景历历在目、暖人心窝。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云州区有机黄花种植基地、坊城移民新村和云冈石窟,就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作出重要指示。


  人民领袖的绵绵厚望,给广大干部群众带来巨大鼓舞、巨大激励、巨大鞭策。


  信心,更加坚定;前行,力量倍增。


  有习近平总书记坚强领导核心的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搭乘不可逆转、劈波斩浪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巨轮,大同儿女牢记领袖嘱托,提振志气信心,激昂奋进力量,步伐坚定向前奋进!


  总书记的厚望重托,如明灯北斗,指引方向;如战鼓春雷,催人奋进。两年来,云中儿女感恩奋进,用忠诚担当、拼搏奋斗写出——


  一份特色产业发展答卷


  5月的唐家堡,又迎来了黄花勃发的好时节。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细致察看黄花产品,叮嘱当地干部,一定要保护好、发展好黄花这个产业,让它成为乡亲们致富的一个好门路,变成群众的“致富花”。“就是要立足本地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把大同黄花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乡亲们富而忘忧。”


  牢记领袖嘱托,唐家堡以黄花产业发展为抓手,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村民的生活水平更是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我是2011年成立的黄花合作社。过去只是单一的收干菜卖干菜,一年下来也就是卖个400来吨干菜。现在建起了太阳能冷库,上了烘干设备和包装车间,在地头又建起了加工厂和直播展厅。”黄花基地里,54岁的村民杨旗说自己赶上了好时候。


  产品好、潜力大,农民乐意种;政府牵手市场作用大,规模化、科技化、企业化持续推进。“大同黄花”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之一。小小黄花释放出巨大的品牌能量、产业能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新动能。


  一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答卷


  2020年5月11日,沿着宽敞整洁的水泥路,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坊城新村。“共产党就是为老百姓谋幸福的,现在不但不收提留、不收税、不收费、不交粮,还给困难乡亲送医送药、建房子、教技术、找致富门路。”


  “这屋的摆设我没动过,就是多了总书记来家时的照片和大同新时代强音宣讲团宣讲员的聘书。每次有参观的人来,我都会给他们讲总书记来我家的故事。”从当初的贫困户,到如今的好光景,白高山打心底感谢党的好政策。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坊城新村党支部因其突出贡献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不仅如此,坊城新村2020年还入选了全国“双百”产业扶贫示范村和省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刘世贵看来,坊城新村的好日子、村民的好生活才刚刚开始。他说:“把基础设施和产业做好了,下一步就要发展全域旅游,幸福的生活就在大家的眼前。”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进入“十四五”,大同把乡村振兴作为脱贫攻坚的“升级版”,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仗接着一仗打,压茬推进各项工作,紧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乡村振兴研究院,率先开展农村“颐养工程”,云州区“三早一宝”(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防贫宝)防返贫监测帮扶长效机制成为省级典型经验……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一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答卷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冈石窟考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指出,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


  “从总书记的言谈举止中,我能够真切感受到他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心和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回忆起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解的过程,云冈研究院文旅融合中心主任崔晓霞仍旧心潮澎湃。


  而今,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矗立千年的云冈石窟,在精心保护下,越发“真容巨壮”:云冈学建设全力推进,云冈研究院正式挂牌,云冈文保中心、数字云冈先进计算中心、云冈石窟文物安全与监测平台和各类文保实验室先后建成,与北京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大同大学等合作建设的云冈学学院相继成立,北魏民族学、云冈图像学、丝路文化与民族融合等方面研究精彩纷呈,“数字云冈”“VR体验”“行走的云冈”惊艳中外。“云冈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张焯满脸自豪。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大同方向明、思路清,乘势而上、再接再厉,遵循总书记的指引方向笃定前行、接续奋斗。


  一份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凝神聚力、振奋士气,有力指导了大同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点燃了全市上下拼搏进取的激情干劲。


  ——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86亿元,净增305亿元,净增量和增速均达到近5年最高水平。


  ——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全面加强“地企共建”,紧盯晋能控股集团、国电二电厂等重点企业,持续稳定抓好煤电产业稳产增效,加快煤炭智能矿山建设,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推进火电企业“上大压小”和节能优化改造,稳住工业发展“基本盘”。截至目前,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0.7%,建成了塔山等矿井50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和15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新能源电力装机达到662万千瓦,占到全省的五分之一。


  ——聚焦“六新”发展,立足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产业比较优势,着眼全产业链发展,持续扩大招商引资,加快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开发应用,实现转型提质扩量,发挥骨干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提升赋闲产能利用率。太重集团(大同)高端起重机产业基地、浑源抽水蓄能电站、凯金锂电池负极材料、国网时代华电大同热电储能工程等一大批项目加速推进,装备制造、现代医药、新材料、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大幅提升。


  ——持续推动黄花、畜牧、设施蔬菜、有机旱作(杂粮)、中药材(黄芪)、食用菌、杏果、农文旅融合八大特色主导产业扩规模、提标准,打造有机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大力培育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加快推进省级“北肉”和“东药材”出口(商贸)平台建设,深入实施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脱贫劳动力作为就业优先服务对象,全力推进保务工、保就业、保收入。3月17日,全市一季度乡村振兴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暨“大同好粮”北方农特优产品交易中心运营启动仪式举行,共有21个招商引资、市校合作类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47.5亿元。


  ——大同航空口岸通过省级验收,与天津港的陆海联运物流通道已经打开,跨境电商入驻企业57家,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构建;成功举办中博会·大同云冈数字碳中和峰会、中国医药战略大会、第八届中国·大同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第二十八届全国绒毛会议、晋北肉类平台境内外集采集供大会等重大活动。2021年进出口总额完成69.7亿元,同比增长74.9%,增速排名全省第一,开放型经济激发出新的活力。


  ——生态环保工作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深入推动环保督察整改,加大铁腕治污力度,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2021年,全市优良天数达到315天,空气质量优良率86.3%,空气质量全省排名第一,成为全省连续两年唯一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


  一份增进民生福祉的答卷


  夯实地基、垒砖砌墙、修筑斗拱……古城东南隅历史街区修复现场,多处历史院落和文物院落修复初见成果,保留原真历史建筑风貌与诸多历史细节的院落,青砖黛瓦,文韵沛然。“古城承载着大同的辉煌历史,寄托着大同人民的感情,保护修复工作一刻也等不起、慢不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卢东亮多次深入古城调研,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方针,聚焦“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市井气息、丰富古城业态”目标,加快建设步伐,让古都大同尽早再现恢弘历史风貌。


  去年以来,我市下大力气扶持数据呼叫、标注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推动京东、上海润讯、传智教育等项目建设,有力有效地发挥了数据服务行业对于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2021年6月,王星宇从一所专科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大同,选择入职“云中声谷”大数据智慧服务基地。“那时候觉得入职门槛不高,还提供业务培训,薪酬待遇也都在3500元以上,对一个刚毕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十分‘友好’。”在将近一年的工作历练中,王星宇的工作能力和业绩直线提升,工资也翻了一番有余。作为全市数据服务行业6000余名从业者之一,王星宇抓住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予的机遇,争当事业“闯将”,让青春在奋斗中熠熠发光。


  家住平城区御锦源的市民刘伟,每天都按时接送读高中的女儿上下学。最让他放心不下的,就是学校和小区之间的那个繁忙的十字路口。自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刘伟感觉大同的交通秩序有了明显提升。他说:“现在孩子们过马路,大多数右转的汽车都会礼让,这让我们家长也放心许多。”如今,市民素质、基础设施、市容市貌、公益广告、诚信建设、经营秩序、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城乡共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大提升行动”仍在进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已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人人争当文明使者,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图景渐次展现。


  前进道路上,大同儿女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领会总书记的厚望重托,用心用情去体会、满腔赤诚去践行,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办,把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锚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向未来!

-----------------------------------------------------------------------

关于我们 网站运营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2008-2020 大同日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号:14083031 晋ICP备05004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