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车脱保忌“乱投医”
- 2025-05-07 10:41:24 作者:焦燃 来源:大同晚报
近两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总量不断激增,其市场关注程度高、可选产品多、售前服务有保障是许多消费者的共识。但反观让人忽视的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却存在着开放程度不高、很多消费者面临着脱保即难保的问题。
脱保指消费者购买的新能源车脱离了车企官方规定的质保条件范围。据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脱保的新能源汽车将达到32万辆,预计到2028年会达到98万辆,从2025年起,新能源车将进入售后高峰期。
当前国内的市场情况是,新能源汽车在软件、电池、技术等售后方面的诸多痛点和风险仍需业内共同探讨解决。反观我市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市场,消费者的车辆如果脱保,也将面临难以续保的问题。
“如果车辆的电子元件在没有比亚迪官方资质认证的店铺中维修,该车就算作是脱保车辆。”庞大比亚迪海洋店店长傅栋介绍说,每年行驶里程超过3万公里的车辆、非首任车主的过户车辆都算作脱保车。有些情况下,车辆在脱保前发生了故障,车辆的质保责任很难界定,这就使得大部分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不愿轻易脱保。海洋店的脱保率不足3%,主机厂为这部分消费者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经4S店测试如达到规定条件的脱保车辆,可签订续保服务。他指出,各新能源汽车品牌4S店对于脱保车辆都有着严格规定。对于脱保车辆的售后保养问题,在原品牌4S店续保应该是消费者的最佳选择。
美孚盈慕汽配服务店的技师刘宗阳告诉记者,我市当前几乎没有可脱钩4S店的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中心,新能源汽车的三电技术属于各品牌车商的核心机密,检测维修技术同样存在着壁垒。他分析,新能源汽车的维修重点是车载电池和车身结构。新能源车使用一体化压铸技术制造车身,增加了车身修复的难度。即便只是车辆的局部有问题,维修起来也可能要更换电控系统或切割车架,这种电路及车架的整体维修需要相关品牌的专业培训。单一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培训费用加上授权资质就可能花费超过200万元,多数传统汽配店根本没有这个经济实力,所以脱保后想保养车辆,最好不要去没有资质的汽配店。
当前新能源车的三电系统维保项目在汽车维修门店端的渗透率非常低。据统计,从2020年到2023年,国内能够提供三电维修的门店占比从0.2%增加到1.3%,按1万家调研样本计算,仅有130家可以提供三电服务。有业内人士称,部分品牌的新能源车发生事故后,电池会被直接锁死,只有去官方渠道才能解锁。
综观网上具有行业权威性的汽车媒体,大多表达出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服务市场不及燃油车健全的观点。从现行服务网络的布局来看,大部分新能源车企独立于4S店外的售后维修网络仍在建设中。要广泛解决脱保新能源汽车保养的问题,还需行业数年甚至更久的发展完善。
(编辑 焦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