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新闻网

长城沿线新绿绽放 杏花枝头含苞招手
2025-04-17 15:50:06  作者:赵永宏  

——我市两部农村题材影视剧筹拍小记

  

主创人员在选景。

  


  近日,由我市文化艺术工作者创作的网络电影《边塞不了情》和微短剧《天旮旯》两部影视剧剧本已经通过严格审核,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网络影视剧信息备案系统”成功备案,获得拍摄许可。主创人员之一、市电视艺术家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段增发告诉记者,大同市京汣文化创意传播中心、大同市泽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大同市同诚视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山西大同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山西华联集团等相关摄制机构通力合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前期准备工作,拟于我市长城沿线杏花盛开时节开机,在天镇县、阳高县、新荣区及市区古城内选景拍摄。

  

  乡村题材网络电影《边塞不了情》通过讲述上世纪70年代电影放映员钟洋和长城脚下农村姑娘韭香两人纯洁、坚贞的爱情故事,同时呈现韭香、桂贵、秀儿3个儿时玩伴的童真情谊,并运用“片中片”的手法,再现当年长城杏花季节山村里演电影的欢乐情景。多线铺陈,深情颂扬主人公坚守本真、甘于担当的品格,诠释不管社会发生多么大的变化,只要“童真”和“担当”在,生活依然美好的主题思想。同时为观众展示了普通人在时代历史进程中所经历的艰难曲折、昂扬向上的人生之路,讴歌了普通劳动者的纯真爱情,成品预计时长120分钟。

  

  微短剧《天旮旯》(又名《感恩之旅》),总时长约100分钟,单集时长5至6分钟,共18集。该剧讲述驻村第一书记李秋敏带领乡村振兴工作队在晋蒙交界长城脚下的天旮旯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竭力回报乡亲恩情的故事。主人公李秋敏对这个村庄有感情,素质、能力、智慧、人脉具备,经过半年时间的努力,偏僻的天旮旯村成功引种“太空蔬菜”,带动了其他农产品的销售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并为村庄改革突破深水区、激活振兴新动能提供了新的抓手。全剧以工作队迅速拓开局面为主线,展现了农村的现实困境、村民的生活状态以及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种种挑战与希望,反映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生动实践,表明偏僻的村庄在新时代也有新机遇。

  

  《边塞不了情》《天旮旯》都是农村题材。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3月31日发布《2025年2月全国重点网络剧、网络电影拍摄备案公示情况》消息称,2月份在广电总局“重点网络影视剧信息备案系统”中登记且符合重点网络原创视听节目制作相关规定的网络电影有54部、网络剧45部。其中,网络电影现实题材占比63.0%,农村题材仅2部;网络剧现实题材占比57.8%,农村题材也只有2部。由此可见,农村题材影视作品与广大农村的变革发展景象不相适应,在都市题材、传奇题材充塞网络影视屏幕的当下,这两部影视作品具有明显的题材优势。为此,省市相关部门给予了特别关注和支持,市文旅局听取了《天旮旯》创作汇报,省广电局组织专家两天内就完成了剧本审核。

  

  两部作品的另一个共同点,都是讲述关于责任、真爱和梦想的故事。剧本由段增发执笔编剧,牛泽民、刘树新、姚艳、孙天生、鲁卫东先后参与编创,两部作品数易其稿,凝聚了主创人员厚实的生活积淀和家国情怀。如《边塞不了情》,由原名《甜杏仁苦杏仁》到《纹在腕上的手表》再到现剧名,可以管窥主创人员的良苦用心、深度思考。

  

  段增发介绍,《边塞不了情》和《天旮旯》也将是壮美的大同边塞风情长卷。近年来,影视助推文旅之势如火如荼,且有明显实效。所以,剧本用情用心着笔,设计选择大同一带的长城古堡、杏花旅游热地为主要外景地。

  

  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本片文学指导侯建臣,摄制机构山西华联集团董事长孙志明,大同市泽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经理吴泽峰、大同市同诚视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理孙海东、山西大同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郝春涛、大同市京汣文化创意传播中心经理张艳楠等制片人均表示,投入拍摄中,要在剧本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现场鲜活生活信息,创新拍摄手法,让镜头涉猎更广泛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进程的多重层次,让两部作品承载尽量多的民情风俗,展示大同长城沿线乡村古朴而又现代的美。两部剧《边塞不了情》和《天旮旯》的观赏性值得期待。(编辑:李炯)

-----------------------------------------------------------------------

关于我们 网站运营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2008-2020 大同日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号:14083031 晋ICP备05004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