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新闻网

净芳裘韵 百载长青
2025-03-20 15:55:35    

——京城观京戏有感

京剧裘派艺术大师裘盛戎先生

朱孟麟先生、大同金牌导游赵鑫宇与京剧老生新秀马博通合影。


朱孟麟先生与裘盛戎先生爱女裘芸女士合影。


  中国京剧被誉为国粹,在京剧生旦净丑四大表演行当中,素有“千生万旦,一净难求”之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梨园界最有影响力的净行代表人物就是被誉为当代净行泰斗的裘盛戎先生。

  

  裘盛戎先生(1915年—1971年),自幼随父学戏,12岁入富连成坐科,在40多年的舞台演出实践中,裘盛戎先生创立形成了净行中铜锤花脸与架子花脸兼擅并融为一体的艺术风格。裘盛戎先生的表演唱念俱佳、沉着端凝、形神兼备、高亮甜醇、雄浑大气、韵味无穷,开启了京剧花脸艺术的新纪元。裘盛戎先生演出的包公戏《打銮驾》《赤桑镇》《遇皇后》《铡美案》《探阴山》以及代表裘盛戎先生不同时期的裘派经典剧目《取洛阳》《锁五龙》《姚期》《张飞听琴》《将相和》《除三害》《真假李逵》《白良关》《赵氏孤儿》及现代京剧《海港》脍炙人口,至今深受梨园界及观众戏迷的喜爱,并被广为传唱。裘盛戎先生因其演出的剧目丰富、传人众多而在梨园界享有“十净九裘”的美赞。

  

  今年是裘盛戎先生诞辰110周年,为致敬一代艺术大师,北京京剧院集结了来自国内各地京剧院团的裘派传人,于2月21日至2月23日在长安大戏院举行了为期三天隆重的纪念演出活动。

  

  66年前的1959年由裘盛戎先生和谭富英先生在北京、上海演出的京剧经典剧目《将相和》,曾轰动一时,传为美谈。《将相和》剧情描写了战国时蔺相如因屡次立大功于国家,而成为赵国丞相,上将军廉颇自恃功高,心中不服,多次在长街之上羞辱蔺相如,蔺相如以国事为重,忍让避之。后经虞卿相劝,廉颇醒悟愧悔,并专程至相府负荆请罪,于是将相和好,共同辅国。

  

  2月22日,北京长安大戏院华灯璀璨,名家云集,场内座无虚席。感谢我的学生也是京剧爱好者的赵鑫宇先生提前抢购到了前排最佳位置的戏票,我在赵鑫宇的陪伴下,于2月22日从大同专程赴京欣赏了当晚的精彩演出。当晚,裘派经典全面再现剧目的压轴戏,是由京剧谭派第六代传人谭孝曾先生携得意弟子、青年实力派老生演员马博通先生和两位著名裘派传人,国家京剧院的魏积军先生、上海京剧院安平先生共同演出的《将相和》。

  

  当76岁的谭孝曾先生出场时,全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4位艺术家精彩的演出博得了现场观众多次的叫好声和掌声。时隔66年,谭裘后人再度合作,又传佳话。在当晚的演出现场,我高兴地见到了裘盛戎先生的爱女裘芸女士,我向裘芸女士祝贺为期三天的纪念裘盛戎先生诞辰110周年的活动圆满成功,裘芸女士表示了感谢。裘芸女士为我在当晚的戏票上签名,并与我合影留念。

  

  当晚,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在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扮演李铁梅的刘长瑜先生也赶来观看了演出,年已83岁的刘长瑜先生精神矍铄,儒雅随和。我趋前问候了刘长瑜先生,并与刘先生寒暄数语。

  

  裘盛戎先生是梨园界备受尊敬和喜爱的一代花脸艺术宗师,裘先生所创立的裘派演唱艺术文化底蕴深厚,至今仍彰显着蓬勃的生命力。我本人也非常喜爱裘派许多著名的剧目和唱段,有幸能够在京城的京剧舞台上观赏精彩的裘派艺术的风采和神韵,那是一种享受,美妙而快乐!

  

  愿净芳裘韵,百载长青!(编辑:赵小霞)


-----------------------------------------------------------------------

关于我们 网站运营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2008-2020 大同日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号:14083031 晋ICP备05004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