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新闻网

“非遗春节”有韵味 云冈石窟喜迎客
2025-02-11 15:37:18  作者:赵小霞 赵永宏  


工作人员景区内展示“福”


各地游客博物馆里过大年


外国友人为云冈送“福”


外国友人书写“福”与“蛇”字


现场拓印人气足


游客在院史馆品味百年云冈


  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古都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的《2025春节旅游市场预测报告》显示,春节期间,大同作为小众目的地热度飙升,门票预订较去年增长约4倍,其中,热门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成为众多国内外游客必打卡首选,不少国内外游客选择来云冈石窟欢度春节,开启新春“年味游”,截至正月初七,云冈石窟合计参观人数为198743人。

  

  节前,大同市委市政府召开调度会,就春节期间全市景区卫生和氛围营造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随后,云冈研究院立即召集票务、讲解、停车场、后勤等一线岗位负责人作出具体安排,要求全体员工做到“人人都是保洁员”,景区所有商户要做到“门前三包”,倡导游客“文明旅游、共护云冈”,做到垃圾不乱扔、烟头不落地。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建勇、院长杭侃会同相关部门,周密部署,应对游客高峰,确保春节期间景区运行安全、稳定、有序。春节期间,研究院全体干部职工合理分工,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春节假期期间,记者在云冈石窟看到,景区内人头攒动、游客爆满,其中既有本地市民,又有外地游客,还有来自国外的背包客,处处洋溢着喜庆欢乐的节日气氛。虽然有几天的时间天气有点冷,但也不影响他们欣赏大佛的壮美,品味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韵味。

  

  云冈石窟今年春节期间出现客流高峰的原因,首先得益于2025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做好文物保护利用”的战略部署。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主动作为,向着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迈进。2025年,云冈石窟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同时,要让广大游客在云冈石窟景区获得更好的文化体验。

  

  其次,春节期间,大同市在古城内举办了百余项地方特色浓郁、群众参与度高的年俗活动。连台好戏在吸引大量本地和外地游客的同时,也与云冈石窟景区形成了良性互动。很多看罢年俗活动的游客会去云冈,而赏罢云冈石窟的游客也会造访大同古城。尤其是在云冈美术馆内举办的“瑞蛇迎春,墨香贺岁” 写春联和“金蟒纳福 拓艺传承”拓金蛇展示活动,以及云冈院史馆、宿白特展免费讲解,工作人员与远道而来的游客一起辞旧迎新、迎祥纳福。不少游客还将自己亲手拓印的年画娃娃、十二生肖等作品送给亲朋好友,表达浓浓的“云冈祝福”。

  

  第三,各媒体的高密度宣传,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随着景区建设不断完善,研究、保护工作持续推进,云冈石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春节期间,伴随着古都灯会,云冈石窟景区多次被央视《共同关注》、新华网、山西广播电视台等新闻栏目报道。

  

  第四,主流媒体的报道还引发了涟漪效应。多家地方电视台进行重播,许多大型网站和抖音平台以及自媒体,将相关内容剪辑成小视频予以推送,不少热情的大同人也在微信朋友圈中转发。网友们对石窟背后的故事和独具韵味的非遗年俗充满好奇,热情留言讨论相关话题。众多外地游客咨询来同线路、景区门票、住宿价格、风味小吃等信息,将云冈石窟列为新春旅游打卡地。除此之外,在新媒体端口的抖音、微博、小红书、大众点评等多个社交平台,众多达人打卡“种草”,展现别具一格的塞北年味,获得诸多赞誉。

  

  第五,云冈石窟的独特艺术魅力。与我国诸多石窟寺相比,云冈石窟最具西来样式,胡风胡韵最为浓郁。后期营造的石窟引领了中华佛教艺术本土化、世俗化、民族化的新风尚,这在石窟艺术宝库中是无与伦比的。

  

  第六,去年以来,伴随着《黑神话:悟空》持续火爆,作为取景地之一的云冈石窟展现出巨大的文化影响力。云冈石窟如此火热,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看来,这是持续增长的,并非一蹴而就。从底层逻辑来说,山西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可观性强,云冈石窟作为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首个巅峰之作,近年来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云冈体验石窟文化、打卡云冈、与千年大佛邂逅。另外,交通也是其中一大因素,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的建成,串联起山西众多文物和古建,不少游客踏上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来到云冈石窟探寻具有1500年历史的瑰宝。

  

  第七,2025年,云冈石窟采取预约制,在保护的前提下控制高峰时期人数。同时把精力投入文化的阐释,发挥文化遗产地的文化属性,用文化留住游客,让游客在云冈石窟获得更好的文化体验。另外,数字化给云冈石窟提供了一种保护文化遗产的方式,数字化工作对文化遗产尤其是数字化保存起到很大作用。目前,云冈石窟数据已经可以扫描到0.03毫米,并运用到3D打印中,这体现了数字化的再现功能。未来,云冈研究院正在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考古的研究、保护和展示,用科技手段为保护石窟提供更多参考,让石窟“活”起来、“动”起来,真正地“行走”世界。

  

  第八,随着过境免签政策进一步放宽优化,云冈石窟景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日接待国际游客数量逐步上升。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提升景区服务品质,从1月26日开始,云冈研究院对云冈石窟景区一线工作人员开展了旅游英语培训活动,力求全面提升接待国际游客的能力。培训内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结合实际应用场景,从旅游实用英语着手,对学员进行针对性授课,确保工作人员能进行日常交流。 

  

  参加春节假期服务接待工作的云冈研究院干部职工表示,在新的一年里,他们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让云冈石窟景区更具文化内涵,更有休闲情趣,让游客看得开心、玩得尽兴,在大同文旅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示范引领作用。(编辑:赵小霞)


-----------------------------------------------------------------------

关于我们 网站运营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2008-2020 大同日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号:14083031 晋ICP备05004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