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令部街8号,梦开始的地方
- 2024-06-11 09:46:20 作者:贺英 来源:大同日报
一点都不夸张,自从上学时我知道“记者”这个职业,就梦想着将来成为一名记者,到报社工作。当年,大同日报社在司令部街,大北街与火神庙街交汇处。一幢青灰色的转角楼,底商铺面是大同日报广告部、卓艺广告公司。每次骑自行车路过这里,我都要驻足片刻,看着进出的人群,猜想他们大概都是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有趣的李冬宝和葛玲。
2001年2月底,一家广告公司招聘2名文案,广告公司当时代理了大同日报广告经营。这是一个绝好的进入报社的机会,我当然要抓住。几乎是想都没想就去报名应聘了。在满屋应聘人的高谈阔论中,我一点都没有紧张,一点都没有怯场(这都不像我,以前我在生人面前怯于表达,满面通红却没半言)。那是命运对我的第一次眷顾吧!上天在那个春天眷顾了一个一直孜孜不倦、想通过勤奋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小小女子。几乎是当场就拍板定下了要我,后来的复试也就轻松而过了。
尽管在广告公司与报社之间还隔着一堵人为的墙壁,还是名不正言不顺,但我可以每天骑着自行车进入报社大院,门房不拦我,我也可以利用送广告版样的间隙在各个楼层看看记者编辑们忙碌的身影。2001年12月广告公司退出了报纸广告代理,但报社将我们几个搞排版、设计、文案的人员留了下来,就这样,我“混”进了大同日报社的大门,直到今天。
司令部街8号是临街的广告部标注地址,每有广告热线打进来询问地址,我们总会脱口而出:“司令部街8号!”是的,这是我梦开始的地方。在这里我学会了飞腾排版、平面设计、广告策划,学会了为商家写漂亮的文案和软文,甚至在地产行业风生水起之时,深度融入到地产开发商的前期规划与策划里,成了半个地产营销人。直到2014年,报社开始转型新媒体,创办了手机App“掌中大同”和微信公众号矩阵,我才从广告策划转身,真正做了一个采与编混合的新型媒体人,用13年的时间靠近了这个梦想中的职业。
也许是围城定律吧,身处其中才发觉,记者的光环并不是你遥望时的那样光鲜亮丽,其中甘苦自知。我曾经写过一篇《大同日报社的十二时辰》推文,从夜班编辑开始,从披星戴月奋战在每个深夜的要闻部开始,体验了采、编、签、发、印、送各个环节紧张有序的流程,见证了报、网、端、微各平台高速运转而不能停歇的媒体人的日常。上夜班的老编辑几乎都是从年轻干到两鬓斑白,红笔描白少年头。常常感叹:子非鱼,焉知鱼之难、鱼之累矣!
大同日报社从2014年开始的新媒体探索,也逼迫一大批采编人员转型,不仅会写、会编,更要会策划、拍摄、出镜、剪辑、编辑推送,甚至媒体运营,不练个十八般武艺,似乎已经不能称作“记者”了。也正是这个契机,我开始学习拍摄、剪辑、新媒体策划,也重新学习大同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点点滴滴积累文博知识,近乎“疯狂”地让自己“长大”。
在报社工作,一晃23年。我经历了纸媒风生水起、各种子刊百花齐放的红火热闹,也经历了互联网冲击下她举步维艰的探索;经历了报纸广告经营年收入6300万的巅峰时刻,也见证了传统媒体广告被新媒体、自媒体拉下“神坛”的惨状;我参与了大同日报为这座城市奉献的古都灯会、汽车文化节、“影像的力量”影展、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等大型文化活动,也为自己留下一张张穿着军大衣或活动T恤的照片。每每回看,总是百味杂陈。
今年5月5日是大同日报创刊75周年的日子,我特意回到司令部街8号。报社大院荒芜了好久,主楼、排房、库房,像极了年迈的老人,在5月的阳光下显得老气横秋。大门外“大同日报”四个字仍在,路过的一对背着双肩包的外地游客惊叹:“原来这里是报社啊!”我在心里说:“没错,她是我梦开始的地方!”(编辑:李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