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新闻网

古建探秘系列之中国古代建筑斗拱形式

大同市博物馆 李凌波


  斗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建筑构件。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斗拱的实例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四龙四凤铜方案,而早期斗拱形象在战国采桑猎壶及汉代墓阙、壁画上均可见。

  斗拱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的,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过渡的部分。大同市博物馆北魏二厅展出的北魏尉迟定州墓石椁,其中的建筑构件斗拱就是一斗三升拱。北魏时期的斗拱种类繁多,有一斗二升、一斗三升、单层拱、多层拱等多种样式。

  到了唐代,斗拱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了,在唐代后期民间不得使用斗拱,只有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才可以安置斗拱。

  那么,斗拱在建筑中有什么作用呢?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荷载作用。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子传到柱基,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二)增大距离。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

  (三)装饰作用。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后来的斗拱逐渐变为装饰,也是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越高贵的建筑斗拱越复杂、繁华。

  (四)抗震作用。斗拱的榫卯结合是抗震的关键,这种结构和现代梁柱框架结构极为类似。当遇到强烈地震时,采用榫卯结合的空间结构虽然会“松动”却不致“散架”,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起到抗震的作用。

  说到斗拱,提到建筑,我们不得不想到伟大的建筑师梁思成先生。他曾四次考察山西古建,在调查山西的华严寺、善化寺、应县木塔等古建筑后,感受颇多。在大同市博物馆展厅中,就陈列了华严寺大雄宝殿、应县木塔的木构建筑模型,虽为模型,我们也可以直观地看到每一件斗拱的奇巧精细,尤其是应县木塔设计有近六十种形态各异、功能有别的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使用斗拱种类最多,造型设计最精妙的建筑,堪称一座“斗拱博物馆”,正因如此,木塔经历多次大型地震仍屹立不倒,成为不朽之作。

  这些结构精巧、繁复美妙的斗拱建筑,不得不让人感叹古人的伟大智慧。对于斗拱,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以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所以我们要多了解学习中国古建知识,让更多的人探索我们中国的建筑奥秘。

-----------------------------------------------------------------------

关于我们 网站运营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2008-2020 大同日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号:14083031 晋ICP备05004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