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新闻网

市博物馆举办精品契约展

  

  日前,大同市博物馆举办“契约中国——马鞍山市博物馆馆藏契约展”,50余幅从明代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各种契约承载着中华民族和谐诚信之美德,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

  为丰富此次展览的展示形式,市博物馆在开展当日通过微博直播、抖音直播平台,以平民化的视角为公众呈现了一堂专业且通俗易懂的“契约公开课”,让广大观众足不出户“云享”契约的强大生命力,破解契约背后的历史“密码”,感受到契约文化的深厚内涵。

  契约,最初是指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可以理解为“守信用”。从法理上看,契约是指个人可以通过自由订立协定而为自己创设权利、义务和社会地位的一种社会协议形式。此次展出的展品有明代万历年间的地契、清乾隆年间的卖房契、清光绪年间的婚帖、民国年间的土地执照等,其中既有官契也有私契,收集地域较广,包含十余省份六十余县以及国外地契等,蕴涵丰富的地方文化信息。在契约展中,观众能看到许多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如强调诚信、要求自律的规定;要求亲族之间、乡邻之间互谅互让及和睦共处、患难相助的道德约束;要求尊重长辈、遵守法律、保护环境的约定等等,为研究我国明清以来法规律令、行政区域变迁和乡约民俗提供了宝贵资料。

  据了解,早在西周时期,契约行为就开始活跃,《周礼》中的“判书”即是周代盛行的契约文书。自汉代开始,判书逐渐发展为分支契,《唐律》中的“和同”“两和”,即由当事人各执其一的分支契,类似今天的合同。唐代开始,出现了单契立契,宋代由于印刷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官颁契纸”。

  本次契约展由马鞍山市博物馆和大同市博物馆联合主办,展览持续至12月21日。

  李炯

-----------------------------------------------------------------------

关于我们 网站运营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2008-2020 大同日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号:14083031 晋ICP备05004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