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新闻网

跟着蒙曼游云冈

 

  表里山河,大美山西。山西文化历史底蕴深厚,源远流长。10月23日下午,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的大型融媒体直播活动《游山西·读历史》第五站走进云冈石窟,探寻北魏时期民族融合史。我市国家级高级导游、山西省金牌导游员靳玮有幸成为特邀嘉宾,和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一起带领网友游云冈。

  当日的云冈石窟景区风和日丽,蓝天、白云、大佛让人感到一种清澈与明净,天气虽然有一丝寒冷,可挡不住游客对“游山西·读历史”的浓厚兴趣,在云冈石窟探寻人文云冈的美学价值。14时许,山西广播电视台外景主持人在20窟大佛前向全国网友介绍着云冈文化的深厚底蕴,跟随镜头,云冈雕刻之美展现在网友面前。主持人开场之后,直播活动的“主角”山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马骏和特邀嘉宾蒙曼、靳玮出现在镜头前,开始关于云冈的一次对话。在景区现场,不少游客看到蒙曼,很是激动。“以前只是在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欣赏蒙曼的点评,感到她学识渊博,现在在云冈石窟看到本人,感到很亲切。”一名游客表示。

  一边是山西广播电视台网络直播,一边是游客有序地在现场参与直播活动,这样的直播活动很接地气。有的游客说,“我在现场看直播,是一次真正的文化体验之旅。当蒙曼评说20窟大佛时,我会马上回头看一眼大佛,对云冈的理解很快会加深。这或许就是旅游的仪式感吧。”

  马骏、蒙曼、靳玮边走边聊,从20窟大佛、昙曜五窟到五华洞,从音乐窟的艺术价值到洞窟壁画雕塑的文化内涵,移步换景为网友展现了一个多彩云冈。云冈石窟是北魏历史的见证,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北魏时期。北魏时期,执政者是拓跋鲜卑族,于公元398年7月迁都至大同,当时取名为平城。共建都于此97年之久,魏晋时期,北魏孝文帝在平城大同开启汉化改革,推动五胡融入中原。这一历史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多样化带来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云冈石窟就是在这一时期修建的。

  直播节目介绍,整个云冈石窟的开凿历时64年,公元460年,北魏文成帝令沙门统昙曜开凿5个大石窟,即现在的第16至20窟,窟制相同,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窟内造像以三世佛为主,主像雕饰奇伟,冠于一世,北魏前后经历共六位皇帝,这里分别象征着北魏其中的五位皇帝,是云冈开凿最早的窟群。云冈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大小窟龛254个,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余尊,堪称中国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五世纪世界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可以说,云冈石窟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北魏王朝,游云冈石窟,游大同,就是在读北魏历史,读民族融合史。

  直播节目告诉网友,20窟主尊大佛,佛像为释迦坐像,高13.7米。造型古朴硕大,两肩宽厚,袈裟右袒,面形丰圆,薄唇高鼻,神情肃穆。背光的大焰纹和坐佛、飞天等浮雕十分华美,把主佛衬托得更加刚健雄浑,充分反映了北魏佛教造像的宏伟气势,为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

  直播活动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有的游客全程跟在摄像师后面,一直听完蒙曼、靳玮的讲解。

  大同“70后”金牌导游靳玮从事导游服务工作将近30年,曾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2019年度“金牌导游”人才培养项目名单。在工作上,他一心一意待客,认认真真讲解,先后承担过为国内外重要宾客讲解的工作。业余时间,他潜心研究大同历史文化,撰写有深度的学术文章,并多次在国内重要期刊发表。他还组织本地公益研学团队,活跃在市内古建景点,让大同人感知本土文化。靳玮说:“此次有幸面对面向蒙曼老师请教云冈文化,既是我的幸运,更是导游团体的荣誉,我希望更多的导游同行能够深度学习大同历史文化,热爱本职工作,钟情大同文化旅游,以导游的品牌影响力提高大同旅游接待能力。”

  本次直播活动得到云冈石窟研究院的全力配合,他们在后勤、安保、接待等方面给予摄制团队支持。位于食货街的康氏绢人店店主、康氏绢人传承人贾慧兰得知蒙曼来到云冈石窟,特意赶到云冈石窟景区接待室,将一款精美的康氏绢人赠送给蒙曼,蒙曼对大同手艺人的技艺赞不绝口。记者 赵永宏

-----------------------------------------------------------------------

关于我们 网站运营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2008-2020 大同日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号:14083031 晋ICP备05004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