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新闻网

古都大同的高光时刻

  去年11月,民进中央在天津举办了首届开明文化论坛,围绕推进文化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展开了热烈讨论和交流。

  今年10月15日、16日,2020开明文化论坛·大同在古都大同举行。大同迎来高光时刻。本届论坛围绕“回望:北魏文化与民族融合;展望:文化与城市转型发展”这一主题,先后举办了主旨演讲、三场分论坛,来自民进中央、部分民进地方组织、大同市有关方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光明日报、中新社、人民政协报、团结报、中国报道、中国文化报等媒体的记者共计160余人参加本届论坛。其中,开幕式、主旨演讲、第一二场分论坛通过中国网、人民政协网、中国报道、澎湃新闻、爱奇艺、哔哩哔哩、大同广播电视台等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浏览量累计超过170万人次。

  本届开明文化论坛规格高、有品位,无论是主旨演讲,还是三场分论坛,与会嘉宾均把历史文化演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且妙语频出。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以《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为题,讲到“文物只有被人们看到,才会被修得最有尊严。而有尊严的文化遗产才能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让文物活起来,是今天文化和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单霁翔还谈道,他从北京坐高铁来到大同,感慨高铁带给人们的出行便利,融入北京“城市圈”,有利于大同的发展。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韩子勇以《大同随想》为题,称“大同是一本大书,是一本厚重的书,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值得深思细想。大同这本书,一页书写农耕文明,翻过来写游牧文明。看懂了大同,就看懂了中国历史。”

  “北魏王朝的民族融合促进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荣誉理事、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金龙看来,以拓跋鲜卑为主体的大量非汉民族在血缘上融入汉族,成为汉族的有机构成。北魏后,汉民族在体制上形成了一次大的新陈代谢,为其后来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西大学副校长、山西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生态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杭侃以其导师宿白先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研究云冈石窟的文章为例,指出云冈石窟的重要性在学术界是公认的,而建设“云冈学”首先是因为研究对象的重要,而且能集中力量和资源从民族融合和“云冈学”角度去认识和研究云冈文化。

  在山西大同大学“北魏文化与民族融合”分论坛上,专家学者分别从“云冈学”创建、文明融合、图像证史、文化遗产、君主继承、丝路文化交流、河陇地域文化、都城建设等角度发表了观点。大家一致认为,深入考察北魏历史遗迹,挖掘北魏历史文化内涵,对于保护中华民族文化遗产,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向世界讲好中国历史故事,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大同市雕塑博物馆举办的“文化与城市转型发展:理论、规划与案例”分论坛上,经济领域的专家认为,大同应在推动经济转型基础上,加大文化驱动力,通过建设智慧城市、营造文旅符号实现“蝶变”或者质的提升;文化界学者点评了当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构建中的正反面典型,强调文化是城市未来的动力,呼吁推动大众创作、讲好大同故事;来自政府部门的管理者则分享了部分城市文化建设的具体案例和工作经验,并就打造优秀文化产品、加强大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建议。

  在大同市博物馆,参加“盛唐先声:北魏历史题材影视创作研讨会”的既有国内资深影视从业人员、著名文化学者和文艺评论家,又有大同本地文化部门的管理者、基层文化工作者、文化学者。大家围绕北魏历史文化和北魏影视题材创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在开明文化论坛闭幕会上,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对支持和帮助开明文化论坛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表示感谢。他说,本次论坛气氛热烈、成果丰富,既为民进中央在文化领域向国家有关方面建言提供了素材,也为大同市下一步推进文化建设、加快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民进中央将持续关注大同市北魏历史文化研究和文化建设,发挥自身在文化教育界的优势,为大同的历史叙事和当代文化实践助一把力。记者  赵永宏

 

-----------------------------------------------------------------------

关于我们 网站运营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2008-2020 大同日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号:14083031 晋ICP备05004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