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新闻网

丝路遗珍话大同(下)

大同市博物馆 林 皓


  1988年8月,大同市原南郊区张女坟第107号北魏墓中出土了一件具有萨珊风格的鎏金刻花银碗。该碗高4.6厘米、口径11.3厘米,敞口、圆腹、圜底,口沿下部饰有两道连珠纹,腹部外壁上有四束阿堪突斯叶纹,每束叶纹中间捶蹀有深目高鼻,长发披肩的西方男子头像造型,底部有八等分圆圈叶纹图案。该碗造型独特,作工精致,充分展示了萨珊王朝的艺术装饰手法。

  同年,天镇县新平镇平远头村长城遗址窖藏中出土了萨珊银币49枚,其中卑路斯银币47枚,卡瓦德一世银币1枚,嚈哒仿制卑路斯银币1枚。遥远的萨珊银币出土在天镇的古长城遗址之中,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是谁将这些银币带到了平城?又是谁将其掩埋在深深的黄土之下?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术界,希望不久的将来有人会解开这千年疑团。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战乱与统一相间、政权林立的时代。同时又是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各民族在文化方面的融合必然带来器物上的变化。具有西方艺术色彩的文物在大同地区频繁出现,表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十分频繁。文物跨越了空间和时间,将地理上的距离缩短在一室之内、一物之中,生动诠释了不同文明之间可以通过平等、互利、共赢的思维来实现交流融合,这与“一带一路”倡议不谋而合。北魏平城时代出土的众多文物,带我们翻过葱岭去感受中亚西亚甚至地中海的文明,反映出拓跋鲜卑人接受西来之风带来的改变。他们还对西方元素加以改进模仿,设计出多元化的器物,进而逐渐改变着日常生活,为后世的盛唐气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与精神基础。例如,在北魏漆棺画中骑兵往往飞马前进,侧身回射,这是一种具有萨珊风格的“安息射法”。太原市王郭村发掘的隋初虞弘墓的石棺壁画中,出现带有波斯帝国色彩的徒手搏狮图案。在宴饮图中,舞者表演具有西亚特色的胡腾舞。类似这种多民族元素的文物不胜枚举。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大同从遥远的历史中走来,带着灿烂辉煌的成就,好似一位阅历丰富的智者,处处散发着成熟的气息。今天的大同,一定会凭借着自身的优势,继续谱写新的辉煌。

-----------------------------------------------------------------------

关于我们 网站运营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2008-2020 大同日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号:14083031 晋ICP备05004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