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新闻网

一塔静立高山巅 岁月从此留芳华

□许玮
  拜谒焦山石窟寺,“春分日”已在眼前。黄土覆盖的山石上,已经有了生命萌动的迹象。松柏是四季长青的,而此时的草,也已有了破土探头的阵势。有生命的衬托,石塔,似也有心跳能感知得到。
  从现代化的快捷生活中出来,从城市的喧嚣中出来,真有一种“逃离”的感觉。我们走,向着焦山行进。旷野里,骀荡春风吹开的,何止是季节的大红盖头,还有心境的回归。一路有山相随,真是开阔。有山,才有北方的气魄。人这一生,走着站着都是个心境,心境对了,看什么都是风景。
  早已知焦山大兴土木的年代可追溯到北魏,却一直不明白“焦山”这名称的由来。《魏书》里曾提到一位名叫“法果”的高僧。说是这位法果高僧在当年的大同修筑了三座了不起的建筑,其中一座便是焦山石窟寺里的须弥山殿。有没有这位高僧,于今人而言,似乎已不那么重要。若真有法果其人,也早已消逝在历史的烟海里了。历史的唯美之处就在于,它给了人们太多的想象。今人懒得再去埋头故纸堆,偶尔能听得真真假假一知半解,便算与历史的风华撞了个满怀,何况,《魏书》里记载的这位法果高僧距离我们太过遥远。
  手上一时没有《魏书》,却找到了本土史学家赵一德先生的著述,终于明白了“焦山”此名的来历。
  从山脚下看焦山,孤峰耸立,有佛家所说的“须弥”的气势。“须弥”二字是梵语,意为古印度神话中的“高山”。这就不奇怪,缘何焦山石窟寺所在的镇子名为“高山镇”,山下不远处的村子得名“高山村”了。登顶焦山,从上往下看,据说山形似一个放倒的车轮。我怎么看都无法把焦山的山形与一个圆滚滚的车轮相连,但古人这么说,就一直相延至今。更主要的是,焦山在北魏被奉为神山,依山势而得名“车轮山”。至于缘何后来又取名“焦山”?按赵一德先生所著,北宋名将杨业曾率军在焦山这一带大战辽军,后战死疆场。大将军焦赞为寻找杨业的遗骨,历经万难,死后也葬于此。后人为纪念焦赞,在此扩寺修庙,称为“焦赞寺”。“赞”与“山”谐音,如今,这寺便有了正式的匾额:焦山石窟寺。这么一串联,须弥山、车轮山、高山、焦山,历史活脱脱有了意味。
  历史是环环相扣的,任何朝代史的书写,史官们功莫大焉。没有史官,哪来这些谜底的一 一破解,但存留下来的建筑,也是历史的别样书写。北魏诞生了旷古巨制云冈石窟,而这焦山,也就是“须弥山”,若真是在北魏就凿山筑寺,又作为皇室礼佛的圣地,那么与云冈石窟便有渊源了,它们共同见证过一个朝代大兴佛寺的恢弘气象。
  历史有时真有些急风骤雨的感觉。大雨一过,云开雾散,那些轰鸣,瞬间似乎便不再被人提起,就比如这焦山曾经的风光。好在,塔是竖起来了。这山,这山下的黄土地,沟沟壑壑,倒有些像历史的盘根错结。再艰涩的历史,因为有了顽强的建筑遗存,多少也会变得温热,有了脉搏。
  焦山石窟寺塔最早为明代建构,五层,清时损毁,后人重修三层。当年的五级石塔已不可寻,重修的三级石塔倒是能见得历史的一斑,说明焦山古寺从北魏以来一直有香火延续。此塔为三层六角砖塔,三层出檐,雕有补间铺作、额、檐椽、瓦陇;塔身每层各开南向拱形门,内砌梯道可逐层上升;塔顶以砖砌叠涩收口。整个塔结构严谨,雕刻精细,从其形制上看,系明代所建。
  触摸基座那些坚硬的条石,我的手似被历史的热度给烫了一下。塔是无言的,可与塔相关的岁月却鲜活有生命。我不知道明塔当年缘何被摧毁,五级,已不算小体量了啊,况且,石筑的塔身是不怕火的,那么,只有人为因素能让塔倒下了。兴佛与灭佛的争斗、战争的残酷无情,这些,都是让塔倒下的原由。石塔之下,信众们就地取材,用片石垒起不少的“小塔”,像青藏高原随处可见的玛尼堆,有些滑稽,但也有美好的心愿垒在里头。如果从北魏车轮山的鼎盛算起,到明朝竖塔,这中间已是近一千年的跨度。一千年有多漫长,暂且不去思量,只上山下山一百零八级石阶,就是一百零八步的觉悟。

-----------------------------------------------------------------------

关于我们 网站运营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2008-2015 大同日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号:14083031 晋ICP备050044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