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 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昨日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系统总结了去年的工作成效,对今年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具体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刻领会会议精神,按照会议确定的任务书和路线图,振奋精神、铆足干劲,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农,天下之大业也。”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做好“三农”工作对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始终都是促进国家繁荣昌盛的重点工作,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大同打造山西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的重大发展机遇,围绕“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建设农业强市和农业“双十”目标,加快实施农业“特”“优”战略,着力做优做强八大特色农业产业,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市加快高质量发展作出“三农”贡献。
与京津冀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我市,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供给基地、首都“后花园”、生态涵养地。省委赋予大同打造山西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的重大使命任务,为大同经济社会发展包括“三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为难得的机遇。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有效承接京津冀农业板块溢出效应,承担好打造全省农产品进入京津冀都市圈市场桥头堡的重任,就要立足我们的现有基础,强力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真正将我们的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在融入京津冀、发挥农业优势、培育农业市场主体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要在融入京津冀方面着力突破。精心打造首都特优农产品供给地,瞄准预制菜这一朝阳产业,重点抓好北方预制菜产业园项目;加大设施农业建设力度,带动智慧农业发展;持续打造塞北冷凉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完善配套冷链服务体系;打造冷链物流基地,利用好我市能源、交通优势,把大同乃至山西的特优农产品更高效地运往北京。
要在发挥农业优势方面着力突破。加快省级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地力,促民增收,做大蛋糕;保护好发展好黄花产业,早日实现“做成大产业、成为全国知名品牌”目标;大力发展黄芪产业,促进畜牧业和渔业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构建产加销一体、农文旅融合的多元化业态体系,从发展一产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转变,大力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要在培育农业市场主体方面着力突破。加强与国内领先餐饮公司合作,推动我市牛羊肉、杂粮等更多农产品进入其食品供应链;大力培育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加工企业等联农带农本地市场主体,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发展态势,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奋力推动“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就要强化党管农村工作,在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同时,确保资源要素保障,加快打造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队伍,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确保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落地落实,以农业农村“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的新作为谱写大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编 王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