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新闻网

云冈石窟景区迎来发展的春天

  初夏的云冈,和风轻拂,风景怡人,游人游览其中,静心感受佛教造像艺术的魅力,不时发出赞叹声。

  进入5月,各大媒体纷纷聚焦云冈石窟, 《求是》杂志以《云冈石窟“活”起来》为题,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冈石窟考察之后两年来,云冈石窟景区在文物保护、景区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展示利用等方面的新突破,该文也引起各大媒体纷纷转发关注。5月3日央视《朝闻天下》以《五一假期 云冈石窟推出“线上游”》为题,聚焦云冈石窟景区推出的云冈五一专场直播活动,通过金牌导游的直播讲解,让各地观众远程欣赏石窟风采。人民网以《跨越千年的变迁:从“云冈石窟”到“云冈研究院”》为题作了报道,山西日报的专题报道《云冈石窟的时代答卷》走上了《学习强国》平台,各大媒体的重磅聚焦报道,引发了新一轮的云冈热。

  近日,记者赴云冈景区采访,深入了解了云冈研究院近年来在石窟保护、文化资源挖掘,“云冈学”建设等方面的新进展、新变化。

  文物保护数字化全面推进

  近日云冈石窟第17窟封闭,工作人员正在有序开展数字化信息采集。该项目是云冈石窟数字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计划完成第11窟、第14至17窟、第19窟数字化采集,预计5年内建成数字云冈文物档案库。

  记者了解到,云冈研究院已经完成了1至4窟、第11至13窟、第20至26窟、第38至40窟的保养维护工作,并与复旦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大学等展开合作,积极探讨文物修复新材料、传统修复材料与工艺的继承发展,逐步将研究成果应用到石窟保护工程中去。

  “近年来,云冈石窟的保护工作转到了预防性保护,而且云冈的数字化技术走到全国文物战线的前列。”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张焯说。目前,云冈研究院完成了文保实验室设施配置,陆续建成山西省文物局石质文物保护与研究科研基地、石窟寺保护与传承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同时挂牌“山西省文化遗产保护院士科技创新中心”。

  走进宽敞明亮的数字云冈先进计算中心,年轻的工作人员在电脑前分头忙碌着。该中心具有高精度的运算、存储能力,将日益风化的石窟进行完整的数字化留存与传承,为云冈石窟的保护、云冈学以及智慧景区建设提供高性能计算、存储服务。目前,3D扫描、档案处理与保存、3D打印全面开花,洞窟复制实现了活起来、走出去的目标。云冈石窟文物监测平台也升级了监控系统,实现了远程监管、消防监控和智能巡检。

  云冈学建设进入新阶段

  “数字云冈”的发展为云冈石窟的研究、保护与“云冈学”的创立提供了方法和动力,由云冈研究院主导编撰的一批有关云冈石窟的著作,极大提升了“云冈学”的学术影响力。云冈研究院深挖云冈文化内涵,在文物保护、石窟雕刻、考古发掘、艺术源流探讨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对“云冈学”研究作出全面规划,努力建成“云冈学”权威研究平台。

  作为人们走进云冈、认知云冈、研究云冈的一部“宝典”,20卷本《云冈石窟全集》2021年7月底被中宣部授予中国出版图书政府奖。两年来,云冈研究院积极开展北魏民族学、云冈图像学、丝路文化与民族融合等方面研究,陆续出版了《云冈石窟窟顶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圣地重新·云冈百年复兴展》《云林寺》3部学术著作。同时加快《云冈石窟窟前遗址考古发掘报告》的整理编写工作,编撰《云冈石窟分类全集》《云冈纹饰全集》和《云冈石窟内容总录》等学术著作,同时开展《晚清以来云冈石窟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等。这标志着云冈学的研究进入深化和细化阶段。去年5月,敦煌、云冈、龙门三大石窟与大足石刻在河南洛阳启动战略合作,共同开展石窟寺研究和展览项目。

  云冈研究院还加强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合作,开展相关科研项目和课题研究,举办云冈学专题展览及学术活动,建设云冈学实践示范基地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示范基地,为科研院所提供云冈学研究实践平台。前不久,云冈研究院与山西大学图书馆开始共建共享“云出云冈”文献资源库,不断完善与更新云冈学文献知识库数据,助力云冈学学科的发展。

  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表示,除主要承担石窟寺文物保护、数字化研究利用等职责外,研究院更要统筹“云冈学”建设发展,让世界充分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文旅融合发展上水平

  5月8日,家住恒安新区的安女士带孩子游云冈,并请导游为两个孩子进行讲解。她说,家门口的世界文化遗产必须得让孩子了解,她多次带孩子游云冈,孩子们每次都会在景区的各个场馆流连很长时间,每次旅游都会有新的收获。

  记者注意到,各地游客到云冈旅游,不仅看千年石窟艺术,还到博物馆、院史馆、美术馆、图书馆、放映室、菩提艺术区游览,有的去看孝义皮影演出等,不少游客到云冈旅游一转就是一天。

  游客喜欢云冈,研学者也青睐云冈。今年1月,云冈研究院通过国内专家综合评议,列入教育部2021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基地。两年来,云冈数字化研究中心通过反复实地调研和课程调整,逐渐打磨出多套较为成熟、具有云冈文化特色、适合中小学生参与体验的校外研学实践课程,推出瓷器修复、壁画绘制、魏碑临摹、浮雕制作、瓦当拓印、古建筑搭建、考古遗址考察等形式多样的研学课程,这些课程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进了对云冈石窟的深入了解。

  把石窟“搬出来”、让文物“活起来”,云冈研究院的外出展览,惊艳了全国各地游客的目光。云冈石窟的分体3D打印、积木式安装,开创了超大体量文物等大比例复制的世界先例,为云冈石窟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等比例复制的云冈石窟第12窟也称音乐窟,分别在浙江大学、上海宝龙美术馆惊艳亮相过,让当地观众感受到云冈石窟艺术的博大精深,被业界称为“行走音乐窟上演着永不落幕的音乐会”,今年云冈艺术大展计划在深圳展出。

  此外,云冈研究院联合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在洛阳博物馆举办了“丝路华光——中国三大石窟艺术联展”,也深受各地游客关注。与上海荷木服装公司联合打造“梦回云冈”时装秀,在上海时装周精彩亮相,荣获“最佳呈现奖”并登上中国时尚杂志封面。在云冈研究院举办的系列展览同样吸引了各地游客,“表里山河晋印象”国际版画精品展、“丝路精魂——古代龟兹石窟壁画摄影艺术展”等受到游客高度称赞;在云冈院史馆展出的“圣地重新——云冈百年复兴展”,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21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

  各类重磅展览和惠民活动,使云冈石窟景区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精神源泉。

  大景区建设如火如荼

  近日,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张焯在接受《求是》杂志记者采访时说:“云冈石窟保护与利用工作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大景区建设如火如荼,当地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得到延伸性开发。”

  记者了解到,云冈景区已经走上全方位、多元化发展之路。

  云冈石窟所在的云冈峪,西通内蒙古,自古为边塞要道,也是北魏平城丝绸之路的前段。云冈峪沿线北魏石窟众多,青磁窑、鹿野苑、鲁班窑、吴官屯、焦山寺等小石窟依然保存。云冈研究院对云冈峪进行摸底调查,共发现春秋到民国的实体文物35处。这些石窟、城堡、烽燧、墓葬、窑址成片成线,加上近现代的煤矿、煤窑等工业遗址,构成了全国少有的文物旅游资源带。

  今年年初,云冈研究院与复旦大学规划设计院合作编制的《云冈文化长廊旅游总体研究规划》通过验收。未来将以云冈石窟为核心,集中打造云冈峪面积约120平方公里的云冈历史文化长廊,形成诸如黄山、庐山、崂山等规模的大型旅游区。中长期将形成连接右玉西口文化、内蒙古昭君文化,长约250公里的边塞文化旅游带,届时将真正变成“大云冈”,这样的云冈大景区会让人特别向往。


记者 崔莉英

责编 王蕊

-----------------------------------------------------------------------

关于我们 网站运营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2008-2020 大同日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号:14083031 晋ICP备05004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