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新闻网

烟火气里的那碗面

大同面食,种类众多。除了“代言人”刀削面之外,在大同的每一个寻常人家里,“面”都可以达到“一天换三样,三月不重样”的境界。不同方法做的面,再与不同臊子搭配,可以幻化出不计其数的美食。

  手擀面,是大同人家里的寻常吃食。面和好、醒到后,上面板擀成大薄片,切成条,粗细全由个人喜好决定。臊子可以是用猪肉、羊肉、牛肉熬成的肉卤,也可以是用鸡蛋、木耳、黄花、豆腐制作成的素卤,讲究的人家还会用虾仁、鱿鱼丝、海米做个三鲜卤。也有荤素结合的臊子,诸如猪肉海带、羊肉胡萝卜等。70后吴强说他最怀念上世纪90年代开在司令部街的“东街手擀面”,面馆不大,手擀面浇的就是猪肉海带臊子,面筋道、臊子有味,“冬天早晨,进了面馆,热气氤氲,吃一碗香喷喷的手擀面,美不胜收。”吴强说。

  炸酱面,是手擀面的另一种吃法。将五花肉用黄豆酱和甜面酱小火慢炒,炒好的酱拌入面中,再加黄瓜丝、胡萝卜丝等同吃,美味至极。炸酱没有固定模式,各家有各家的做法,各有各的风味。

  到了夏季,手擀面依然是许多人的最爱,但这时的手擀面会幻化成麻酱凉面。麻酱加调料澥成略稀的糊状,与凉面搭配的菜码可以自由发挥,大多为黄瓜丝、胡萝卜丝、鸡蛋皮丝等。吃时将菜码放在过了凉水的面上,浇上麻酱,加点香菜,拌匀后就可大快朵颐了。

  据我市厨界大师赵富平介绍,老大同人在夏天还吃“三油拌面”。“三油”是由香油、花椒油、酱油中加醋、味精、葱花做成的,菜码可以是水萝卜丝、黄瓜丝、豆腐干丝、蛋皮丝、焯过水的绿豆芽等。手擀面煮熟后过凉,放“三油”料汁,配菜码,美味爽口。

  赵富平介绍说,手擀面还有一种“神仙吃法”——熬汤面。锅中放油,油热入葱、姜,再放入木耳、黄花、海带、白菜、胡萝卜丝、菠菜,加水熬,水要宽。熬汤面有荤熬汤和素熬汤,汤熬好后加一些炖好的猪肉,为荤熬汤;素熬汤则不放炖猪肉,改放虾皮即可。手擀面捞入碗中,加熬好的汤,汤要深,高于面约一寸。熬汤面现在在我市已不多见,只有一些老年人还会在家里做着吃。

  最方便、最清淡的大概要数腌葱面了。葱、姜切碎,加酱油、盐、味精、香油等。捞一碗手擀面,调些腌葱,即可成就一种美味。在许多大同人家里,腌葱可与各种面搭配,诸如揪面片、抿豆面等。

  搁锅面,是极具烟火气的一种面。面要和得稍微软一些,醒好后擀开,划成宽条。锅中放油,葱、姜爆香,放入白菜条、土豆条、豆腐条等(也可加其他菜),煸炒后加水,水开后将面条揪成大片放入锅中,煮熟后加调料。舀一碗,热气腾腾,连吃带喝,暖心暖胃。

  “猫耳朵”,是大同人喜爱的另一种面食。现在人们在市场上可以买到制作好的“猫耳朵”,而老大同人都是由家庭主妇手工制作。赵富平介绍说,“猫耳朵”可以浇臊子、调腌葱,还能炒着吃。炒的时候,可与西红柿鸡蛋同炒,也可“三鲜炒”,即与肉丁、虾仁、鸡蛋炒而食之。

  大同的“面”数不胜数,你家还有怎样的吃法?


-----------------------------------------------------------------------

关于我们 网站运营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2008-2020 大同日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号:14083031 晋ICP备05004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