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新闻网

葡萄干上的促干剂无需担心

近日,不少微信群流传着一段“葡萄浸泡促干剂制作葡萄干”的视频。视频中,果农将一筐筐葡萄浸泡在一种褐色液体中,随后视频画面又拍摄到一只标有“葡萄促干剂”字样的包装袋。视频拍摄者称:“市场上买的葡萄干,不要直接拿出来就吃,里面有促干剂,直接吃会把肠胃都烧坏。”
  这可吓坏了爱吃葡萄干的网友。为此记者采访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专家,专家的话可以让网友们松一口气了:“葡萄干上的促干剂残留量很低,无需担心使用过促干剂的葡萄干会有碱超标等潜在风险。”
  专家告诉记者:“传统葡萄的干制工艺主要有晾晒和阴干两种,晾晒制得的葡萄干味发酸、易褐变,目前普遍采用阴干,但阴干所需周期较长,短则一个月,长则需要两个月之久,并且易受气候变化影响。为了扭转这一局面,科研人员便研制出了促干剂,既可在葡萄上使用,也可在枸杞、杏等其他果品上使用。”
  据了解,促干剂是一种用于鲜果干制的粉末状化学制剂,将其放入水中就形成了促干剂水乳,其实质上是一种强碱溶液,能破坏果实表皮的蜡质层和果皮的韧性。据专家介绍,有了促干剂,只需将鲜葡萄在3.5%左右浓度的促干剂水乳中浸渍1分钟,取出后用清水洗净,晾制15~20天,就能收获晶莹剔透的葡萄干。促干剂的使用,大大缩短了干制周期,最大限度地摆脱了气候因素的限制,还能让葡萄干的含糖量高达60%~70%,质量提升一两个等级。因此,促干剂对于提高鲜果干制速率,提升干果品质,乃至降低鲜果采后减损都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在实际使用中,鲜葡萄在促干剂水乳中短时浸泡后,果农会对葡萄进行清洗,附着于葡萄表皮的强碱溶液很容易被水洗掉,故葡萄干上的促干剂残留量很低。食药监工作人员曾对市场上随机抽取的7种葡萄干进行酸碱度测试,其水溶液PH值均显示为中性,因此无需担心使用过促干剂的葡萄干会有碱超标等潜在风险。而葡萄干上的白霜与新鲜葡萄表皮上的白霜一样,是果蔬本身分泌的糖醇类物质,也称果粉,是一种天然物质,对人体完全无害。

-----------------------------------------------------------------------

关于我们 网站运营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2008-2020 大同日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号:14083031 晋ICP备05004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