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盲盒经济”风靡市场乱象隐现
- 2025-05-14 15:37:34 来源:大同晚报
近年来,盲盒凭借 “未知惊喜”的消费体验迅速风靡市场,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新宠。从玩偶手办到文具、美妆、机票……“万物皆可盲盒”的趋势席卷市场。然而,在这多元形态繁荣的背后,盲盒市场的种种乱象也逐渐浮出水面,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年轻群体“为惊喜买单”
近日,记者走访多家商场发现,购买盲盒的顾客络绎不绝,在各大商场的潮玩店内,盲盒产品都被摆放在显眼位置,每个盲盒都展出了具体款式,方便顾客挑选。某潮玩店负责人介绍,其店内盲盒品牌超过30个,单个售价在59元至89元之间,热门系列通常包含12个常规款和1至2个隐藏款,消费者以年轻人为主。
“每次逛商场,都会到这里抽取一个盲盒,期待能够集齐一个玩偶系列。”5月11日,刚刚参加工作的小赵在这家盲盒潮玩店里抽取盲盒。她表示:“购买盲盒的乐趣在于拆盒前的期待和拆盒后的惊喜,为了集齐喜欢的款式,我经常一次性买好几个。”与小赵类似的现象并不少见,高中生小敏为了集齐某系列玩偶,曾连开8个盲盒都未如愿,最终在二手交易平台高价购入隐藏款。
多元形态背后乱象隐现
盲盒的神秘属性催生出多元化产品形态,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在产品质量方面,部分盲盒产品被爆出粗制滥造。一些玩具盲盒,塑料材质刺鼻、做工粗糙、零部件易损坏;食品盲盒存在过期、变质风险,给消费者健康带来隐患。此前就有消费者投诉,购买的零食盲盒中,部分零食已临近保质期,甚至有个别出现发霉现象。
盲盒销售中的虚假宣传问题也屡见不鲜。商家以“限量款”“隐藏款”为噱头吸引消费者,实际中奖概率却极低。某潮玩盲盒宣传称隐藏款抽中概率为1%,但有消费者反映,购买数十个都未抽到。有些消费者不得已只能在二手平台高价购买。记者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搜索某系列玩偶“隐藏款”,发现很多交易信息,不少“隐藏款”盲盒玩偶的标价远高于商品的正常价值。
此外,盲盒的随机性和收集属性极易引发冲动消费,尤其影响青少年群体。市民王女士称,读五年级的儿子为了买集卡盲盒省下零花钱,甚至偷偷拿家长的钱消费。“孩子沉迷集卡,消费观已出现偏差。” 王女士说。
机票盲盒虽以“未知目的地、随机航线”为卖点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但实际体验却差强人意。有消费者吐槽航班时间不合理:“凌晨三点的飞机,到了目的地天都没亮,根本没法好好玩。”
专家呼吁:加强监管 理性消费
针对盲盒行业乱象,业内人士指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有权退换或维权。业内人士呼吁,消费者在购买盲盒时应保持理性,切勿盲目跟风攀比。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进行消费,避免陷入非理性消费的误区。购买盲盒时,消费者应选择正规渠道,仔细查看商品信息,保留好购物凭证,以便在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及时维权。
“盲盒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在带来创新和活力的同时,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只有这样,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编辑 李冬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