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新闻网

市职教中心开展曲艺文化传承活动
2025-04-17 10:35:22  作者:曹珂  来源:大同日报

  为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动非遗艺术活态传承,大同市职业教育中心于4月8日至10日推出“非遗新时代 曲艺艺术的传承与青春表达”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名家讲座+剧场观摩”的创新形式,让非遗曲艺在校园中绽放新光彩,为青少年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

  快板声声传技艺,曲艺精神润心田。4月8日,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大同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王毅受邀走进校园,以“非遗新时代 曲艺艺术的传承与青春表达”为主题,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兼具艺术性与教育性的讲座。王毅结合自身多年的学艺经历,讲述了曲艺传承人坚守初心的故事,其幽默语言与鲜活案例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非遗传承的使命感。

  互动环节中,王毅以《学雷锋》《抗洪凯歌》等快板作品点燃现场,明快的节奏、铿锵的韵律赢得阵阵掌声。他现场指导学生练习绕口令,从气息控制到吐字归音逐一示范,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艺术真谛。不少学生感叹:“看似简单的绕口令,竟藏着这么多技巧!”活动尾声,王毅以《花唱绕口令》将气氛推向高潮,鼓励大家延续对曲艺的热爱。

  方言幽默展百态 ,文化认同润无声。4月10日,该校40余名师生走进大同市云海曲艺社,开展沉浸式观摩活动。艺术家们以大同数来宝《鸡娃成鸽》《亲子鉴定》及相声《洋药方》等节目,将方言俚语与市井生活巧妙融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展现社会百态。竹板声声中,“老醯儿”特有的俏皮劲儿与针砭时弊的智慧引发共鸣,现场欢笑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

  “曲艺不仅是技艺,更是流淌在语言中的中华智慧。”一名学生感慨道。该校团委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以“请进来+走出去”模式,打破课堂边界,让非遗从书本走向舞台,激发青少年文化认同。未来将持续搭建非遗传承平台,推动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生活。

  创新传承模式,让非遗扎根青春沃土。近年来,大同市职业教育中心通过“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构建起“理论+实践”“观摩+体验”的立体化教育体系。

  此次系列活动不仅巩固了学生的非遗认知,更以鲜活的艺术形式架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从课堂到舞台,从技艺学习到文化认同,大同市职业教育中心正以创新姿态书写非遗教育新篇章。正如云海曲艺社艺术总监柴京云所言:“当孩子们为一段快板喝彩时,非遗的种子已悄然生根。”未来,该校将继续探索非遗传承新路径,让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持久生命力。


(编辑 伟子)


-----------------------------------------------------------------------

关于我们 网站运营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2008-2020 大同日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号:14083031 晋ICP备05004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