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 大力推广系列研学实践课程
近年来,为提升新时代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让素质教育变得可视化,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不断拓展教育的边界,通过知行结合的创新型教育方式(即社会实践+研学实践),引领学生从学校教室,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在真实的情境之中体验、合作、探究,使学生真正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游学在古代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学习方式。如今,游学被称之为研学,并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行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基地就如何通过研学实践教育培养时代新人,成功研发出了一系列的主题研学实践课程。
据悉,在这些研学实践课程中,雕塑课程深得学生们的喜爱,它带有极强的实践性,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形象记忆能力有重要帮助。此课程的主讲老师蔡伟,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山西省大同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他以学生为中心,将理论、示范、练习、指导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对该校研发针对性研学实践课程做出了突出贡献。如探寻大同古城系列课程之民俗四合院、大同鼓楼、大同四牌楼、大同古城墙、民俗大宅门,探寻北魏系列课程之明堂、陶牛车陶马车、陶俑、力士俑、武士俑、瓦当、鸱吻和趣味粘土系列课程之远古四大神兽、十二生肖的秘密、恐龙乐园、梦幻西游、探秘侏罗纪、感知动态美、水果大作战、他的微笑、活字印刷术等。
基地主任于海军表示,组织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加强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有助于中小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感受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明确社会进步的方向,培育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将不断探索,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记者 曹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