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新闻网

平城区23校数学教研活动开展如火如荼

 为了以更优质的教学质量服务于学生,平城区23校全体数学教师在区中心教研组和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开启了“教研”的新篇章。

 按照区中心教研组的研修活动安排,此次教研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研读相关内容1.研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梳理关于统计教学内容。

 《标准》指出统计观念主要表现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研读教材,进行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关于“平均数”编排的对比。

 共同点: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教材都是从实际生活出发,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教材的编写思路:为什么求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求出平均数说明什么?不同点:人教版、苏教版教材在四年级下册安排了一次平均数的教学,而北师大版教材则安排了四年级下册《平均数》和五年级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两次学习。

 第二阶段:课例研讨

 由区中心教研组李海燕校长从统计学意义和算术意义上为老师们解读了本期活动关键词——平均数,并通过各个版本教材中的平均数教学情境与问题,对其进行了分析。

 教师们观摩了成都泡桐小学天府校区游琼英老师的《平均数》课堂实录。

 游琼英老师以“超级大脑记忆赛”引入,整个课堂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贯穿始终,真正做到了把课堂交给学生。

 课后,游老师进行了课后反思和课堂分享。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课程与教学专家顾问王圣昌、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陈六一等四名专家老师进行了名师点评。四位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深度剖析和评议,他们提出的不同观点和教学构思,引发了现场听课老师的思想碰撞,使大家在教与评中产生了不同的感悟与收获!

 之后,平城区45校李艳老师和23校周雅丽主任主讲的微讲座

 第三阶段———成果收集

 通过此次专题教研活动,大家对“统计与概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教无境、学不止,平城区23校教师将会在教研的路上继续前行!

 编辑整理 记者  解慧


-----------------------------------------------------------------------

关于我们 网站运营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2008-2020 大同日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号:14083031 晋ICP备05004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