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新闻网

平城区14校竭心修校本竹风彰书香

 不学诗,无以言。回归传统,对话经典,这是对中华文化血脉的尊重和发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

    ——

   

 平城区各校在全国课标指引下,推出各自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其中14校的同学们说起他们的校本赞不绝口,更有许多同学的亲友借阅使用他们的校本读物,称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年级特点显著、字词段诗美文各有千秋……

    

 “集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于一体的国学经典校本教材,讲究知行同步,适切内容,不仅锻造孩子儒雅、淳静的气质,亦能储蓄知识。一点一滴,潜移默化,进而对答如流。”14校校本编纂人员这样说。


 

 据了解,作为我市及平城区的名校,14校历来注重语文教学,在校本课程编纂中煞费苦心,其中校长王文高屋建瓴,在他的组织下大家精心设计校本课程。新学期开学前,在原有校本的基础上,该校为了适应新的语文教学要求,从新修编完善校本。整体过程中,课题组围绕校本目标,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编写出各年级国学经典的基本框架,进一步明确校本实施对象,敲定校本内容及呈现方式。期间大家集思广益,思维在交流中碰撞,由词到篇,从古至今,紧挨课本,在编选和运用方面,彰显出个性化与统整性相协调,通读性和辅助性相适应,旨在顺应学生心理特点以及学习情境,开发一套系统的、实用的校本教材。




 定下框架、交流校本内容、梳理思路,编纂人员逐步从校本的使用对象、章节框架、内容编排、插画美工等方面入手,大家去粗取精,反复研讨,集全体智慧形成了更为系统、科学的二稿。最终所有领导和老师再次聚合在一起,兢兢业业开始了一系列繁杂的校对工作。各年级编写人员仔细翻阅,逐字推敲,字斟句酌。本着尽量准确、丰富的原则,一步步查阅调研,一步步认真攻关,对二稿反复雕琢修饰,避免纰漏,力争精益求精。



 2020年秋季开学后,经多次集体会议讨论,历时数十次校对修订,全新升级改版后的14校“国学经典”读本将面向在校师生免费发送。14校的同学们对此十分期待,而校方也希望借此次编写国学校本教材的东风,将把国学教育进行到底,跬步不止,当千里之马!

 

编辑整理记者 伟子


-----------------------------------------------------------------------

关于我们 网站运营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2008-2020 大同日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号:14083031 晋ICP备05004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