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新闻网

长城的天空

  薄雾的朦胧与断垣的尘土,仿佛把天空坐标在方寸的角隅。没有喧嚣,没有荧灯,唯有历史的以默为辩,漾出一串串见棱见形的风铃——的确,我对地名大同的认知,一直停留在版图的地理位置、书本的字里行间——当我站立在古长城前,一种无以言状的情结加速拓展遐思的半径……
  名词的大同,因了一枚枚长城的胎记而撼天动地。
  彼时,在湿润的晨风推助下,我轻易地站在大同古长城的制高点,有一种剪不断的思绪,包裹有待放飞的灵感。咫尺之距的长城,两千多个春秋保持坚实和雄浑,依然故我地恪守疆域的本色、低吟着古韵的悠远,或以一帧木刻作品或黑白相片的魅力,就那么诚心诚意地收编我第一次的凝望。虽然,天空乌云渐厚,大有风雨将临之势。
  与阴天有着极度反差的是一双姊妹。她们色彩鲜艳的着装,以流星般的炫目与我擦肩飞过,让我眼前一亮:阳光女孩与我的女儿年龄相近,其中一位回眸甜蜜地一笑灿若莲花,分明成为撕开阴霭的一道彩虹——我无以收敛次第伸展的目光,只觉得她们喜上眉梢的表情,瞬间强化了“境由心造”的主题。我虔诚地抚拭土垛,突然觉得那一道道罅缝确是一行行碑文,又如一条条通往时光隧道的小径,导航我潜入它肌体的深处,去阅读它背后的史记。
  与其说是一种共情,毋宁讲是一种共识。古长城不改坚实与冷峻的原汁原味,只有呵护下的民居,时时递来的宁静与它的寂寥相得益彰。在这样无声胜有声的氛围里,我分明听到当年筑城的劳动号子,在风雨中的激情澎湃,在石砖上迸发出铮铮作响的高分贝。各种锋棱的声音交织一体,彰显震撼天地的侠骨韵律……在我跟前晃动着披星戴月的背影,远离市井的喧闹,不屑红绿的纷扰,只为护佑一方黎民远离战火,平安
  地生活。从古至今,我虽无力考证它所历经的风雨硝烟,也无心评语岁月留痕的细节,只能从每一匹砖瓦中洞察春秋轮回、新旧人影,它们清晰着版图遍体鳞伤的等高线,勾勒出我们的父辈、乃至父辈的父辈们的气节以及从这里走向明天的憧憬——一座座赵、汉、北魏、齐、明长城,分明是一副副铠甲,保暖着日子的恬静。
  午时,一缕穿过阴云的阳光执著地投向古长城,虽然是一鳞半爪,还大有姗姗来迟的嫌疑,但不掩饰其殷勤。我追随温暖撒金的光束,目光移位到那位老人身上。
  老者与残壁渐渐缩短距离。我不否认他貌不惊人,同时伴随微弱的咳嗽声,但不影响他伸手轻叩壁体,彼此的亲密关系昭然若揭:旧款不入流的行头,包裹着佝偻的身躯,放大裂嘴望天的呆滞,以及几颗缺齿的脸孔,在古长城的布景下显得如此意味深长,给予我无限的关注和想像。虽然,我注意到他对我注意,但干扰不了他仰望天空的专注、若有所思的表情。我猜,他若非长城的守望者,也是一名虔诚的守护者;我还猜,无论他的目光或明亮或黯然,亦代言不了他人生欣喜或失落的五味杂陈,所能肯定的是,他与长城一定有鲜为人知的故事,也许不会精彩,但一定很真实。
  诚然,老人与时尚姊妹的绝然反差,恰恰佐证古长城在每人心里的分量与位置,这是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正解的:老人平和的心情,生命繁衍的过程;长城不倒的身姿,万物进化的主题。虽然,没有花卉的芬芳,远离掌声的追捧,没有灯红酒绿的虚荣,但能让长城前的我,充分体味到递来的翠鸟啁啾,江湖映像的不老诗句。
  “千峰带积雪,百里临城墙。”我眷恋与大同古长城共度的分秒时光。如若说长城仅是一堵不长的经线,那么穿城而过的尘风便是一条纬线——站在交叉点上的我,收听远方的朗朗读书声,欣赏万物溯源的醉美诗意,想像烟波月影,感悟岁月留痕,躺在这等境界里,该如何言状美妙?
  我告辞古长城,与那一束迟到的阳光再见,可还是放弃不下这般遐思,如同我走进不了姊妹和老人对古长城的情感,但我能够真挚品读到它的原始况味、滴水藏海:每一鳞碎屑、每一道罅隙,隐语沧海一粟的经典、精神屹立的珠玑;无论风雪与烽烟、清冷或忽视,动摇不了坚固不倒的身影,无以复制被世代传递的荣耀——大同古长城,这一个个注入历史的甲骨繁体字,诠释着强国圆梦的导语,在属于古长城的天空,特写新时代的砥砺前行。同时,拴紧我永久和无际的纪念,还有我的仰望。

-----------------------------------------------------------------------

关于我们 网站运营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2008-2015 大同日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号:14083031 晋ICP备050044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