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新闻网

秋日风中遇古塔

       凉风习习,驱车在这样的好日子里闲游。行至阳高县狮子屯乡杨塔村,满眼都是穴在土山坳里的窑洞。虽只剩残壁,却对曾经如此大规模的整个村庄都是这样的洞穴式居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听老乡说这里有一座辽代砖塔,问起历史,他使劲儿摇头。只得顺着他指引的方向前往。路,很不好走,前几天大雨冲刷得地面坑坑洼洼,还特别窄,只好选择步行。视野穿越玉米地,砖塔在原野上孤零零地矗立着,看到了砖塔的顶端,有大鸟在上面盘旋,大概是乌鸦,它们如黑色的精灵在为孤寂的砖塔驱赶寂寞。那凄惨的叫声似乎在与砖塔对话,也似乎在与那塌陷了年久的山石、洞穴对话,显得更加苍老凄美。
  砖塔与山石与那山下的洞穴,彼此看着对方,在岁月里注视着对方变老变旧变残缺。也许,它们能想起彼此年轻的模样。秋风阵阵,载不动的永远是愁绪与怀念。踏着荒草,走近了砖塔。绕塔一圈,砖塔四周没有留下任何关于它的文字。于是,爬上着两米多高的塔基,再近距离寻找有关的记载,还是没有。但是那经历了岁月沧桑的老砖,如同一位老者的面部,长满了时光的印痕。
  于是,从各种引擎中搜寻有关这座砖塔的记载。据说,砖塔是辽代的建筑,为了纪念杨继业。仅此而已,强大的互联网也有让我失望的时候。
  若是说纪念杨将军,这也很有可能。将军当年正是镇守雁门关,同僚背叛,全军溃败,深陷困境。在此困顿中,思乡忧国忧民,无数悲叹涌上心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拒绝辽人劝降之后,他郁郁而死。
  秋风中,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悲悯涌动着。那么旅行赋予灵魂跳动之感的方式莫过于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在这个小村庄,隐藏着一位英雄的灵魂。这一千多年,即使是他的身体不在这里,但是他的精神在。有精神便是家园。
  再一次凝望砖塔,才发现砖塔修复的痕迹很明显。塔高八米,为六角五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须弥座高二米,边宽一米二,砖面有人字形沟纹。须弥座已经彻底失去了当年的旧痕迹,塔底处三米高的地方,也都是近年来维修过的痕迹。新的补丁显然与曾经的塔身格格不入,不过更能体现出岁月的沧桑巨变,远去的时光之美。塔身从莲花座处往上看,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古朴。莲花底座的花瓣不再有棱角,但它依旧圆润,上面的斑斑痕迹是经历了千年的风雨变幻,谱写了它的沉静与斑驳。
  是的,千年的历史都写在了上面,它沉默着,跋涉在历史的长廊中,每一块塔砖,都注着文明的雨露,每一笔雕凿,都倾入了希望的呻吟。有精神在,纵然是荒原,也会有有缘的人来仰望。
  蓝天下,砖塔孤单地矗立,杂草丛生中,它古朴雄浑,峻秀挺拔,犹如一柄刺天利剑,直插云霄。

-----------------------------------------------------------------------

关于我们 网站运营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2008-2015 大同日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号:14083031 晋ICP备050044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