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同结艺:传统非遗绽放时代光彩
- 2025-07-08 08:38:07
千百年来,古都大同孕育了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散落民间的珍宝,蕴含着大同人民世代相传的智慧和情感,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老的非遗正在以文化为载体、以创新为动力,用独特的语言和魅力,组成优秀传统文化的明珠。
6月23日,记者来到大同古城东南邑的一处非遗小院,这里是省级非遗“大同结艺”传承人、飞天创意品牌创始人杨雪飞的工作室。展示柜上,色彩缤纷、精巧玲珑、花样繁多的盘扣令人惊艳;工作台前,几名妇女神情专注,正在精心制作盘扣。
“衣绣盘扣花,心有千千结。颗颗盘扣犹如开在心尖的花,灼灼其华,藏着一份风华绝代的美。”杨雪飞说,盘扣是中国女性智慧与魅力的象征,作为中国传统纽扣的鼻祖,是从古老的“结”发展起来的。盘扣虽小,工序却不简单,要经过浆布、裁量、熨烫、压衬、盘型、填棉、封口等28道工序手作而成,颇为费时。
杨雪飞介绍说,盘扣种类很多,如蝴蝶扣、琵琶扣、葫芦扣、雪花扣、一字扣、菊花扣、梅花扣、金鱼扣、玉兰扣等,无不蕴含着浓郁的民族情趣和吉祥寓意,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在形形色色的盘扣中,尤以古老的手工盘扣最为精巧细致,它融进了制作者的心性智慧,一扣一袢、可开可结,既寓意和谐团结,又代表不离不弃。
“要让这门古老的技艺传承发展下去,必须适应时代发展。”杨雪飞说,专研盘扣技艺的10多年间,她致力于大同结艺非遗品牌的传承与发展,结合大同各个时期特别是北魏文化及石窟文化特点,将布艺文化创新演绎,研发出盘扣饰品、幼儿床品、长寿耳枕等三大系列、500多种产品,特别是盘扣画、盘扣饰品、养生耳枕、盘扣家具、车载用品等纯手工作品,彰显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非遗不是躺在橱窗里的展品,也并非束之高阁的技艺绝活,而是促进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从2008年开始,杨雪飞坚持公益培训,发起非遗进社区、进学校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公益讲座宣传大同历史文化,培训手工技艺。在市妇联的指导下,杨雪飞成立了大同市手工编织协会和飞天手工艺专业合作社,已举办手工培训班120余期,培训农村妇女1.2万多人,吸纳120余名农村妇女加入合作社,每月可增收600元到3000元。
随着山西品牌中华行、丝路行,大同结艺早已走出山西、走向全国、迈向世界。日前,大同结艺被授权为国际非遗品牌IP,飞天创意非遗工坊入选2025年度山西省非遗与旅游融合优秀实践地典型案例……
“酒香也怕巷子深。对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来说,会手艺、会创新还不够,还要会‘吆喝’。”杨雪飞说,互联网给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通过直播、抖音等平台,让更多人认识非遗,喜欢上“大同结艺”,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
“非遗不仅是一座城市的珍贵记忆,也联结着一脉相承的民族情感,‘大同结艺’是我市众多文化瑰宝中的代表之一。”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非遗发展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通过开展非遗普查、完善项目名录体系、培训传承人群等,系统性提升非遗保护力度,并通过实施传统工艺振兴工程、推动非遗产品品牌化发展、以活动引领多样传播等创新非遗的活化利用。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非遗9项、省级非遗50项、市级非遗200项,国家、省、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分别有7名、53名、188名,成为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