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大同刀削面开启流量密码
- 2025-05-09 09:26:09 作者:吴华 来源:大同晚报
“来碗刀削面”成为惯常场景 记者 于宏 摄
美食是记住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爱上一座城,往往是从它的“味道”开始的,比如,大同的刀削面!
近年来,央视、新华社等主流媒体记者纷至沓来,从各个角度宣传报道大同刀削面。与此同时,“在大同,一定要吃刀削面”成为许多博主、网红涉及的话题,甚至还要深究大同刀削面的流派和历史,探讨大同特有的钩刀与传统削面刀的区别……
大同政府部门、本地主流媒体、自媒体和餐饮人也在不遗余力推介大同刀削面。其中,鸿御刀削面老板还把自己变成网红,削面店也在全国各地迅速复刻和加盟,甚至将店开到香港及海外;@巴黎小郭郭和大同丈母娘更是把大同刀削面做成“顶流”,乃至登上《舌尖上的中国》……
大同刀削面很“红”,不乏有人说:“为了刀削面来大同!”所以,不论是时时排长队的网红刀削面打卡点喜晋道面馆,还是颇受追捧的大同老字号二板、小南街、东方、东关、七中刀削面,以及遍布街巷的削面馆,都有自己的好味道和源源不断的客流。
游客青睐网红店,市民更喜欢家门口的削面馆。“我爱吃面,一天可以吃3碗。小区东门附近就有5家削面馆,味道、面条、小菜各有所长,面的价格有1块钱的差距,但最贵不过10块钱。”家住柳港园B区的付先生一语道出大同刀削面的普适与激烈竞争。
“在大同,开面馆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简单,是因为大同人和外地游客对刀削面的认可度太高了,但凡开一家新店,肯定会有人试吃;难,则是因为大同人对刀削面太挑剔,但凡有一点不好,可能就撑不了3个月。”味膳面食老板李波深有感触。
李波做了15年刀削面,从摆摊干起,如今已开了4家店面,他认为,选好材用好料,踏踏实实做好一碗面比什么都强。李波表示,刀削面是大同美食的一张名片,作为面馆老板,他并不奢求获利太多,但会坚持纯手工制作、真材实料。
有手作味道、热气腾腾的刀削面受追捧,加工成方便食品的刀削面也在热卖,面筋道,自带料包,吃着方便,对思念家乡味道的游子来说是随时可享的慰藉,对好奇大同削面味道的外乡人来说也值得一尝,9.9元一包的价格更让人不得不赞一声实惠。
作为地标美食,大同刀削面同柳州螺蛳粉、东北锅包肉、天水麻辣烫一样,自带流量。在新媒体时代,人们的思维已经被另一种场景所引导,那就是怎样开启流量密码,让刀削面的热度变现。
比起赴淄博赶“烤”,比起柳州螺蛳粉一年全产业链收入669.9亿元,大同的这碗面尚欠缺许多,但我们已经具备了创造爆点和流量的基础,期待大同刀削面早日出圈。
(编辑 任俊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