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润福 让蛋雕艺术焕发新生
- 2024-12-18 08:02:17 作者:双红 来源:大同晚报
30年醉心于在薄卵上绘画、雕刻,小中见大、浓缩世间,赋予蛋壳新的灵魂与内涵,他就是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薛润福,一位让蛋雕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射耀眼艺术光芒的民间艺人。
蛋雕是一种在飞禽类蛋壳上进行绘画和雕刻的艺术,融合了绘画与雕刻技艺,通过浮雕、阴雕、阳雕、透雕、镂空等多种技法。现在全国各地从事蛋雕的人也不在少数,但薛润福做蛋雕不打底稿,可谓一绝。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上千件作品被国际友人收藏。
不打底稿的蛋雕艺人
蛋雕艺术要求在大约0.3毫米厚的蛋壳上精雕细琢出复杂的图案,整个过程包括挑选蛋壳、打孔排空蛋液、清洁、绘制底稿、雕刻等多个步骤,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薛润福之所以能够不打底稿直接雕刻,是因为他继承了父亲的高超技艺。他的父亲是一位木匠,在村里颇有名气,家中的孩子们也都遗传了父亲的手艺。薛润福自幼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小学到高中,他临摹了课本上的所有图案,高中毕业后,他开始为乡亲们绘制炕围画。1992年,他首次尝试蛋雕工艺。得益于他丰富的绘画素材和扎实的绘画基础,他从一开始就没有使用底稿。30余年来,他博采众长、持之以恒的创新实践,技艺日益精进,“信手拈来”的雕刻功夫也运用得娴熟自如。
南下杭州圆职业蛋雕梦
蛋雕工艺是一种小众民间艺术,大多数人对其认知仅限于欣赏。在国内,将蛋雕作为职业的人数寥寥无几。2006年,薛润福做出了一个在外人看来颇为冒险的选择,他决定南下杭州,以制作和销售蛋雕作品为生。他说:“我之所以做出这个选择,一方面是因为我经营了10多年的水果摊生意已经难以维持,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在蛋雕技艺上的不断精进,这给了我足够的信心去尝试新的挑战。”
2006年,薛润福在杭州繁华的河坊街租了一间仅1.5平方米的小店,取名“润福蛋雕”。在杭州的10年时间里,他的蛋雕创作灵感迸发,技艺得到了显著提升。无论是直径达十六七厘米的鸵鸟蛋,还是五六毫米大小的壁虎蛋,他都能通过绘画或雕刻,将这些蛋壳变成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在杭州的10年,薛润福不仅依靠蛋雕技艺站稳了脚跟,还荣获了他众多奖项中极具分量的一个奖项——2009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的铜奖,获奖作品是鸵鸟蛋雕《华夏的图腾》。这件蛋雕作品耗时8个月精心打造,上面镂空雕刻了88条形态各异的龙,堪称极品。
将蛋雕技艺发扬光大
在平淡简朴的生活中,薛润福享受着内心的平和。即使已步入花甲之年,他依然在蛋雕艺术的道路上不懈追求,并且将自己的技艺拓展到了葫芦雕刻、贝壳雕刻和工笔画等领域,展现了一位民间艺术家坚定不移的工匠精神。在传承蛋雕技艺的过程中,令他感到欣慰的是,他的儿子在他的影响下也掌握了这门技艺,并有作品荣获国家级奖项。2018年起,他陆续收了10名热爱蛋雕艺术的徒弟,倾囊相授自己多年积累的精湛技艺和创作经验。薛润福表示,他最大的愿望是让蛋雕技艺得以保存、活化和传承。
编辑 安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