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新闻网

凝聚精神力量 厚植文明沃土
2025-07-02 09:43:16  作者:宋芳 苑捷 申力 辛雅君  来源:大同日报

5月23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认定命名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决定》,国家税务总局大同市云冈区税务局、山西魏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获评全国文明单位,云冈区平旺乡王家园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     近年来,云冈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守正创新,开拓进取,扎实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全区公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先后涌现出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为奋力开创云冈区改革发展新天地提供了更有力的思想保障,汇聚起更强大的精神力量。除了今年获评的3家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文明村镇,2018年以来,该区先后还有云冈镇、口泉乡杨家窑村、国网云冈区供电公司、云冈区实验小学分别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其中4家国家级先进典型,感受文明脉动,汲取奋进力量,共同绘就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绚丽画卷。

  云冈区税务局

  税徽闪耀文明光

  “真没想到现在办税这么省心,过去要跑三四个部门反复排队,如今在服务大厅,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全部流程,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在云冈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优质高效的服务获得企业办税人刘女士点赞。而这份便捷与温暖,正是云冈区税务局日常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

  2025年5月,国家税务总局大同市云冈区税务局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这一沉甸甸的荣誉,是对该局多年来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将文明创建深度融入税收工作,统筹推进税收主业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认可。

  “一次办、一网办、一键办”“一套资料、一次申请、一趟办结”“实体+虚拟,一站式服务”……走进云冈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墙上显著位置展示的智慧税务内容,是对税务工作人员提出的优质服务要求,也是对前来办税人员的郑重承诺。

  “您打开我们的app,里边有税款申报、发票管理、缴税功能、信息查询、预约服务等各项功能,您可以根据具体办理业务进行选择……”在征纳互动平台上,工作人员肖金红正在为线上咨询人员进行耐心讲解。办税服务厅主任杜敏告诉记者,如今随着“云端办税”服务的大力推广,前来大厅办理的人员比过去减少了一半多,线上业务占比提升至 55%,日均处理350笔,较转型前增长80%。

  云冈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沙峰表示,今后要继续将文明创建融入日常税收工作的点滴,在“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使命中,让税徽在文明之光的照耀下更加闪亮。

  杨家窑村

  文明新风润乡土

  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中,云冈区口泉乡杨家窑村不仅以“十个全覆盖”工程打造了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更以文化为魂、党建为纲,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轮驱动”,走出了一条“塑形”与“铸魂”并重的特色发展之路。

  走进杨家窑村,多功能综合服务大楼、铭心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设施一应俱全。村党总支以“一约四会”为抓手,创新制定《村规民约·三字经》,开展移风易俗宣讲、禁毒宣传、学雷锋活动等,让文明理念浸润人心。该村通过惠民服务传递“温度”:春节、中秋两节发放福利,免费理发、鲜奶发放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村民综合服务中心代办户口等事项,实现“小事不出村”。村里组建了由60岁以上老人参与的“我爱我家”志愿服务队,成立了威风锣鼓队,每年举办元旦、元宵晚会,开展“卫生先进家庭”“优秀员工”评比。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更激发了村民共建共享的主人翁意识。

  2015年,村里投资兴建九年一贯制学校,配备一流设施与师资,学生学费全免并为他们每日发放鲜奶。2024年,该校获评“全国教育战线先进集体”,成为乡村教育振兴的典范。此外,村里为60岁以上老人发放阶梯式养老金,为村民全额缴纳医保、养老保险,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如今的杨家窑村,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振兴动能,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   

  王家园村

  美丽乡村惠民生

  “自打建成这个广场后,我每天都来这里跳广场舞锻炼身体,都养成习惯啦,一天不来这里活动活动,就好像缺点儿啥似的。”云冈区平旺乡王家园村村民封素琴,每天早晨雷打不动准时出现在家园广场上,伴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广场舞蹈队现已成为全村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

  走进李生孝、梁美英老两口家,整洁的小院里栽种着花花草草,几间上房窗明几净。正屋门楣上市妇联颁发的美丽庭院牌匾非常醒目。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让王家园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街道干净、路灯明亮;文化礼堂庄严质朴、特色鲜明;彩绘一新的大戏台和文化长廊,色彩艳丽、古色古香……王家园村曾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今年5月还被评为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

  近年来,王家园村不断巩固发展传统产业,逐步走出了一条以葡萄种植、奶牛及生猪养殖和汽车运输等产业为主,餐饮、食品加工等服务业相辅助的共同富裕之路。村民李志霞的果园里种植有杏、桃、李子、苹果、梨、葡萄,每年能收入5万元。像她这样的农户村里就有60多户。

  王家园村党总支书记封喜自豪地对记者说:“下一步王家园村以云冈大景区为依托,文化旅游和生态休闲相结合,充分发掘域内西岩寺历史文化价值,在原有经济林的基础上发展农业示范观光采摘园800亩,努力打造‘一村一园一寺’乡村旅游新格局,带动民宿文化、特色餐饮等共同发展。” 

  魏都水世界

  文旅融合启新程

  魏都水世界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养生旅游、健康生活”为核心理念,将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入园区发展,构建起“制度-环境-服务-实践”四位一体的文明创建体系,并在今年5月被表彰为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

  文明创建不是口号,而是需要系统化、制度化的顶层设计。魏都水世界从组织架构、考核机制、培训体系三个维度入手,构建起全方位的文明创建制度保障。“我们将文明服务纳入全员考核,与薪资调整、职务晋升挂钩,形成‘人人都是文明使者’的良好氛围。”魏都水世界运营副总谢志华介绍道。

  走进魏都水世界,45%的绿化覆盖率让这里成为城市“天然氧吧”,园区实施“网格化”保洁机制将600亩园区划分为11个责任区,并设置50余个分类垃圾箱,确保垃圾实现“日产日清”。此外,景区内还设有50个普通厕位,并配套无障碍卫生间及独立母婴室等,以满足不同游客需求。“我们要求卫生间每30分钟清理一次,确保无异味、无污渍,让游客感受到贴心服务。”游客中心经理闫琦说。

  “贵宾您好,魏都欢迎您!”标准化服务用语和鞠躬礼,成为景区文明服务缩影。此外,景区还免费提供轮椅、儿童车、热水等10余项便民服务,游客中心设有AED急救设备,曾成功抢救突发心脏病游客。

  精神文明建设,既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魏都水世界与12名贫困儿童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联合爱心企业向福利院捐赠价值超5万元的物资,并邀请45名孩子免费来景区游玩;春节前慰问高屯社区贫困户,送去生活物资;与云冈区文旅局、消防支队等共建文明单位,举办“炫彩跑”“消防宣传日”等活动,形成文明创建合力。

  

  (编辑  任俊研)


-----------------------------------------------------------------------

关于我们 网站运营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2008-2020 大同日报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号:14083031 晋ICP备05004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