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发动机为何不能弯道超车?
汽车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这也使得我们在路上看到形形色色的汽车,有国产的,有合资的,也有进口的,虽然以旁观者的角度来衡量这些汽车,除了品牌不同,其他几乎没有什么两样,都可以正常行驶,但从经常在国产车和合资车之间来回切换的驾驶者的角度来看,这些汽车虽然都能跑,但是其动力不一样,虽然排量不相上下,即使动力一样,油耗也不一样。
每一辆汽车最关键的部位就是发动机,这也决定着整台车的价值,并不是加大车体,或者一些与发动机无关的高科技功能所能改变的,对于国产汽车来说也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但唯一的短板就是发动机,虽然一直在逆向研究国外发动机技术,但一直都没有超越,甚至有些车型依然采用国外陈旧的发动机技术。
对于制造发动机来讲,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全身上下也只不过100多个零件,只要按照尺寸设计加工出来,再进行组装就可以达到同样的动力效果了,可是尽管这样,依然问题不断,无论是动力、油耗都不如合资车的发动机,这是为什么呢?
从工艺角度来看,发动机是一个复杂的机械产品,除了零件的精度,如果仅靠仿制,这无异于依葫芦画瓢,就像抄作业一样,只知道准确答案,但不知道其逻辑关系,仿制发动机也一样,单凭仿制,但不知道其中的工作原理,出了问题也不知道是哪里的问题,以往我们看到有些国产车的发动机在厂家维修了好几次都无法解决,其实就是维修工无法搞清楚发动机出问题的原理,以及部件之间的连带关系。
然而材料是发动机最重要的一环,材料的配比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质量,以及可靠度,例如有些发动机的缸体是铝合金材料,但是如果我们不了解金属配比,仅是造了出来,这样的缸体是经不起高温和摩擦,并且影响使用持久度并增加油耗,还有曲轴所使用的材料更加复杂,虽然我们可以用现有的材料加工,但是人家所使用的材料与工艺比我们好一点点,那也是优势。
其实国产汽车制造商也一直在努力研发,以目前来看,国内的汽车行业正在蒸蒸日上,做到今天的程度俨然为将来打下基础,因为在二次工业时代,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缺席了机械设计与制造的黄金时代,所以导致今天这种依靠半仿制来逐渐实现自己的技术目的了。
-----------------------------------------------------------------------